第A5版:2017宁波晚报粉丝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小粉丝的日湖观鸟记

现场看到11种鸟 孩子们还写下了观鸟笔记

白鹭
白头鹎
棕背伯劳
孩子们正在观鸟。

    “大家仔细看,夜鹭的眼睛是不是红色的?宁波的鹭科鸟类中只有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这是为什么?它叫夜鹭呀,喜欢在晚上活动,因此把眼睛都熬红啦!”一个玩笑,让所有人都开心地大笑起来,大家都说:“这样就容易记住夜鹭的特征了。”

    昨天上午,晚报粉丝节活动——“海华带你去看鸟”在日湖公园举行。记者变身为“孩子王”,带着十几个孩子及部分家长一起找鸟、观鸟。在两小时内,大家共观察到了11种鸟。

    观鸟名额被“秒杀”

    十几天前,晚报上刊登了粉丝节的系列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日湖亲子观鸟”,由有着十几年野外观鸟经验的记者带队。当时,考虑到观鸟人数太多可能会影响鸟儿,因此原准备邀请10户家庭(一大一小)参加。谁知,活动安排见报的当天上午,很短时间内就有近20户家庭来电预约。

    我们实在不忍拒绝,于是跟家长们商量:现场观鸟时,部分家长最好不要紧跟队伍,或者干脆事后来接,让孩子们都能尽兴地看鸟,也不会惊扰鸟儿。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我是第一次参加观鸟活动,昨天晚上都激动得睡不着,望远镜也是新买的。”读小学四年级的陶子辰兴奋地说。确实,昨天活动刚开始时,记者就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手里都有一架很好的双筒望远镜。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

    现场看到11种鸟

    日湖荷花塘的树桩上站着很多鹭鸟,它们以夜鹭为主,还有少量的白鹭。记者让孩子们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鸟儿的细节,并事先提问:“夜鹭、白鹭的眼睛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脚的颜色又怎样的?白头鹎,俗称‘白头翁’,这又是为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小朋友们看得特别认真,很快就纷纷报告:“夜鹭的眼睛是红色的,而白鹭是黄色的;夜鹭的腿、脚爪都偏黄,而白鹭的腿是黑色的,脚爪是黄色的。白头翁的后脑勺有一撮白色的羽毛!”

    湖畔草地上,有一只黑白相间的小鸟在慢慢走,边走边摇尾巴。记者马上提醒大家观察,并告诉孩子们:“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曾提到一种‘白颊的张飞鸟’,说的就是这种鸟!它的大名叫白鹡鸰(音同“脊灵”)!”

    一位妈妈在一棵大树下招呼我们过去。记者抬头一看,好几只柳莺在不停地跳来跳去。拍下来一看,原来是冕柳莺。显然,这群小不点就是这两天才刚刚迁徙过来的。稍后,大家又看到了另一只小不点:北灰鹟(音同“翁”)。冕柳莺与北灰鹟都是迁徙路过宁波的鸟,即“旅鸟”。

    就这样,走走、停停、聊聊,两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大家总共看到11种鸟。已经有过多次观鸟经验的小男孩“小汤圆”很厉害,一口气把这些鸟的名字都报了出来:夜鹭、白鹭、白头鹎、冕柳莺、大山雀、北灰鹟、白鹡鸰、暗绿绣眼鸟、乌鸫、棕背伯劳、珠颈斑鸠。

    相关链接

    孩子们写下的观鸟笔记

    陶子辰虽说是第一次观鸟,但特别认真,边听边看边记,等活动结束,居然写了一页相当完整的“观鸟速记”。尽管她有很多鸟名的字不会写而只会写拼音,还是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夸奖。张子橙小朋友则坚持在活动结束后,非得当场写完《日湖观鸟记》才肯回家。

    陶子辰:“夜鹭是日湖最常见的鸟,眼睛是红的。柳莺很小,在树上跳来跳去,很机灵。北灰鹟全身都是灰的。乌鸫在大树上,是位著名歌唱家。”

    张子橙:“绣眼鸟的身体是翠绿色的,眼眶一圈是白色的,好像被人用针绣过一样,非常惹人喜爱。今天的观鸟活动考验了我的观察能力,期待下次的活动。”

    郑景原:“我最喜欢的是暗绿绣眼鸟。它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体型娇小,全身暗绿色,眼睛周围有一圈条纹,非常敏捷地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周蕙:“白鹭全身白色,身上像披着雪花织成的衣服,嘴和腿都是黑色的,脚爪却是黄色的。我还看到了冕柳莺、白头翁、乌鸫等鸟儿,还有草地上冒出的白色小蘑菇……大自然真是神奇极了!今天我开了眼界,也长了知识。谢谢宁波晚报!”

    年轻妈妈林女士也忍不住写了一段感想:“生活中充满美,但要发现美、感受美,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双眼睛,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实践锻炼。当观察到白鹭、夜鹭亭亭玉立于木桩之上,气闲神定地梳理羽毛时,当看到白鹡鸰在草地上蹦跳前行,而迁徙路过的北灰鹟在树枝上捉虫时,我似乎也融入了大自然中。诗和远方,不在远,在心境。非常感谢宁波晚报组织的活动!”

    记者  张海华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