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路与你同行

    □赵淑萍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是《自然之声》。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取这个书名,言下之意,这个书名有点怪。但我坚持,因为这跟《宁波晚报》有关。

    我清晰地记得,十一年前六月的一个晚上,我在学校加班。这时,一位同事跑过来,对我说:“你有文章发在《宁波晚报》。”突如其来的喜讯,令我有点不敢相信,但随即又确信。因为,那时我重拾文学爱好,正向各家报纸和文学刊物投稿。同事走后,我无法平静,走到门外,皓月当空,风里有淡淡的舒爽的花香。我的心,也清朗得像初夏的夜晚。回到家,我找来报纸,看了好几遍。成了铅字的文字,似乎格外的熨帖、“权威”起来。编辑老师把我文中的“侍弄花草”改成了“莳弄花草”,我专门查了字典,觉得这个词改得真是好。

    有了第一篇,就有第二篇、第三篇乃至更多。从此,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写作,写到深夜,有时甚至半夜醒了,有了灵感起来就写。有一篇散文《虫声》,是写江南夜晚的虫声,寄寓对故乡的思念和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当时自己比较满意,只是觉得题目不甚理想,又想不出好的。后来,文章发出来,编辑把题目改成《自然之声》,正中下怀。

    当然,写作中也有低谷。有一次,编辑主动打电话对我说:“这段时间的作品质量都不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再回过头反思那个阶段,发现是我将原先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积累都给用完了,又缺乏阅读,供不上能量了。

    2008年,晚报副刊部组织了一次笔会,去盱眙。笔会中我认识了一些市里的名作家,有了交往。他们的指引,为我的写作打开了一扇门。于是,有了视角意识、细节意识,而且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后来,我又为晚报人文周刊撰稿。这一来,要亲自采访那些为宁波文化作出贡献的人,这让我增长了很多人文知识。编辑的修改和勘正,更使我感到人物专访一定要客观、公正,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一些文史、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人文周刊撰稿,我渐渐有了一种新闻的敏锐,也体会到了作为记者的责任感。同时,也让我的文学写作丰富、广阔起来。

    我感谢《宁波晚报》,感谢编辑。几年来,在一种关注、信任、扶持和督促下,我有了点滴进步。我的生活也简单纯净而充实。我的被列入市文联浙东作家文丛的散文集《自然之声》和列入青年作家文库的散文集《坐看云起》,其中三分之二的作品,都是晚报上发表过的。我获得《小小说选刊》双年奖的作品《荷花背后的人》就是在晚报刊登的散文《日湖荷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而成的。其中,以《自然之声》作书名,蕴含着我对晚报的感恩和敬意。

    随着对文学越来越深的介入,我感到,纯文学写作的格局、容量和格调确实跟报章的文章不一样。一个讲究纯粹、深邃和丰厚,一个讲究可读性、时效性,要言简意赅。但是,我始终认为,好的作品是大众的,是雅俗共赏的。我尽量在文学和报刊文章中找到一个点,这是对我功力的最好的考验,而且,读者也一定爱读兼两者之长的作品。

    作为作者(通讯员),我和晚报同行十一年,作为读者,还可以追溯得更远。在她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是受惠者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