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0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务正业”的户外用品店老板:

“想带残疾人、 孤寡老人看看宁波”

途步锐成员们陪社区残障人士游览文化广场。资料图片

    “小沈,下次什么时候组织我们腿脚不方便的人出去玩啊?”“沈姐,这个国庆节我们还去登山捡垃圾吗?”昨天一早,宁波惊驾社区途步锐户外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沈琰就忙碌起来了。这个户外运动群组织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她和队友们期待,能带更多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走出家门,看看宁波的变化。

    

    “我们想让特殊人群走出家门,看看宁波”

    沈琰今年43岁,在外滩大桥旁开一家户外用品店。

    因为自己热爱户外运动又有一家门店,平日里喜欢呼朋唤友到处走走,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慢慢地从三五个人发展到一个团队。微信群、QQ群有好几个。

    “今年,途步锐户外公益组织正式在明楼街道注册成立。现在有公益成员800多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护士、教师、企业员工等。”沈琰说。

    为什么成立公益基金呢?沈琰回忆,这要从阿芳(化名)说起。

    阿芳今年40多岁,和沈琰是同龄人。和沈琰不同的是,阿芳很少有机会外出走动。因为智力方面有些问题,阿芳一直未婚,父母不放心她去外面,也没法陪同她四处走。小区门口,几乎是阿芳平常去过最远的地方了。

    “我挺心酸的,了解了一下,社区里这样平时难以出门的人有不少。比如,残疾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等。” 沈琰在调查后,有了个想法——发挥团队的“户外”优势,惠及更多的孤寡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让他们也能走出家门,看看宁波的新变化。

    这个想法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大力支持。大家通过微信线上捐款和线下捐款的形式,筹集了途步锐户外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活动支出。记者了解到,这也是鄞州首个由社会团体设立的公益基金。

    

    “谢谢你们,我女儿多少年没这么高兴了”

    怎么带这些特殊人群外出呢?

    有着丰富户外运动组织经验的沈琰觉得,一定要安排妥当,安全第一。

    她和团队成员通过到社区和这些特殊人群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参加此类公益活动,先有了初步了解,有了沟通,了解哪些人愿意出去。

    “第一次,我们先带了社区里5个不便出行的居民外出。队员们每两个人和一个居民结对,全程二对一服务。”她告诉记者,第一次出去,地方去得不远,主要是鼓楼、东部新城、文化广场。他们跟聋哑的居民比划手势,背着腿脚不便的大伯下车,非常耐心地讲解……

    这其中有一个插曲,在鼓楼时,一不留神,阿芳不见了。这可急坏了沈琰和队友,还好,他们很快发现阿芳原来“躲”进了旁边一家玩具店,抱着一个布娃娃陶醉不已。

    于是,队友们买下了这个布娃娃送给阿芳。

    “直到回到家,阿芳一直抱着这个布娃娃,抱得很紧,笑得很开心。阿芳的妈妈反复说,‘谢谢你们,我女儿多少年没这么高兴了’!”

    

    和更多社区合作,带更多人出去

    之后,途步锐经常组织类似活动,几次下来,经验也丰富了。对于今后的发展,沈琰说,团队打算和更多的社区合作,把公益继续做下去,惠及更多人群。

    记者了解到,团队每周都会安排活动,除了固定的徒步健身,还开展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比如成员们会每月定期看望敬老院里的老人,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们买食品;在徒步健身活动中,组织成员们清理沟道垃圾,将公益活动进行到底;在登山中,到偏远山村看望老人,给他们送肉送菜。

    早在2008年,在登山过程中,发现山道旁有很多垃圾,队友们就自发地捡垃圾。后来,又几次联合宁波大学的志愿者等到慈城桃花岭捡垃圾,多的时候有60多人参与。

    沈琰回忆,做公益,也出现过“乌龙”。比如,一次刚听说宁波市血库A型血告急,成员们决定集体去献血。和市中心血站取得联系后,他们立即前往,不料有些人由于前一天晚上喝过酒或晚睡等情况,不符合要求,一行40多人,只有十多人献了血。后来,再去献血,大家就有经验了。

    虽然,有人开玩笑说沈琰这个老板有些“不务正业”。门店成了小茶馆,帮山里的农民卖土特产,又花很多时间做公益。她却说:“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我很开心,又有这么多成员支持。我们会尽所能把公益进行到底。”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王春燕 赵丽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