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人员在车祸现场。通讯员供图 |
42岁的禇雷军目前是宁波市急救中心江北分中心的司机兼主任助理。开了11年急救车的他对于中心这些年的变化,如数家珍又喜上眉梢:“人员增加,布点完善,平均反应速度加快,都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苦练内功,不断创新,就是在用行动践行这句话。” 我的获得感 现在主动避让的私家车多了 急救工作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休戚相关。为了让更多市民近距离了解120,最近一年,市急救中心开展多次“120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人们可以学习许多急救操作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喉头异物梗阻操作、煤气中毒救治等;可以走进调度大厅,看看120调度要走哪些流程;可以走进救护车,看看车上有哪些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 “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知道了急救人员的付出,也更加体谅我们的工作。”褚雷军说,身为急救人员,一天两班倒,一顿饭往往5分钟解决,甚至中途要求出车,一顿饭分三四次才吃完也是常有的事,不少人因为三餐不规律而胃不好,又因为经常抬担架上下楼而腰不好,这些都是不为人知的辛苦。 如今出车,听到谢谢的几率远大过抱怨。“调度员会在电话里指导家属该怎么做,我们到现场后也会立即采取措施。一般送院则坚持专科专送、就近就急的原则。多数市民都很感激我们能及时感到,挽救生命。”褚雷军说,大家的肯定,也让这份工作在辛苦之余更多了一份成就感和责任感。 如今出车,情况远好过几年前。那时候虽然车少,但路也窄,不少主路也仅有两车道,一旦发生堵车,急救车只能干等,路上的私家车也鲜有主动避让急救车的。现在,不仅路宽了,大部分私家车也都会自觉给急救车让道。据统计,2013年,到达现场平均反应时间为10.46分钟,2016年则缩短至9.23分钟。研究表明,每早到一分钟,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可能就会上升10%。 记者另从市急救中心获悉,中心自2014年到2016年开展了为时两年半的“十城百院”危急重急救规范技术推广工程,加强了心肺复苏术和创伤抢救技术业务培训,一线急救人员的急救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也得到提高。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从2014年的2.72%,上升至2015年的6.65%,又上升至2016年的7.4%。 一组数据 禇雷军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从中可以一窥宁波市急救中心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核编设置急救机构9个,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建立了独立设置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独立型急救机构设置数位列全省第一。 全市急救机构编内工作人员核定数从2009年的162人增加到2016年的296+178人(编内+编外),急救从业人员523名,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基本建成。 增设急救站点,按照“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急救服务原则,确定急救点服务半径设置规范,即宁波市中心城区≤5公里;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区≤8公里;其他城镇≤15公里(或反应时间20分钟);偏远山区、海岛≤25公里。补齐农村急救平均反应时间过长的短板,急救站点从城区逐渐向农村延伸。 到2016年年底,全市急救点总数达58个,比2009年新增39个,基本建立起以市急救中心为龙头,各县(市)区急救站(分中心)为基础,急救点为基点的“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救护、快捷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网络。 逐步改善急救条件,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管理办法》,每年投入资金新购救护车和急救医疗设备,开展数字化院前急救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健全全市院前急救指挥网络建设,到2016年年底,全市拥有救护车辆158辆,监护型救护车的配备比例为82.1%(“十一五”末配备比例为64.9%)。9套120信息调度指挥系统已联网。 日常急救服务量逐年递增,2016年全市急救出车133952次,较“十一五”末增长57.5%,群众急救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日益增强,圆满完成菲特台风抗台救灾、传染病疫情防控和G20峰会、重大体育赛事等保障任务,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乡公共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部门之言 未来,院前急救将更加智慧和温暖 眼下,市急救中心正在加紧“改造”急救车,往车上装监控视频设备。同时加紧与各大医院的合作,特别是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合作,开辟就医绿色通道。“不久的将来,调度室也会有高年资医生值班,可以通过屏幕看到急救车上病人的情况并加以干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急救中心也将在进一步加强急救业务规范管理和保持院前急救人才队伍的稳定等方面下苦功。据悉,前不久,宁波市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中心的所有专家库成员和各县(市)区从事院前急救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宁波市院前医疗急救质控研讨培训班。培训班上,上海市急救中心陆峰副主任跟大家共同探讨了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来加强急救质量管理、杭州市急救中心张军根主任详细地分析解读了《2017版浙江省院前医疗急救质量考核标准》、市卫生计生委陈良老师介绍了我市医疗纠纷处置的经验和做法、中心医务科王钢科长就如何防范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进行了交流。今后,类似的培训也将不定期开展,以及时解决大家在质控方面的困惑,推动该领域救治管理的规范化进程,进而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 急救人员则将在工作之余,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传播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掌握一些自救和他救的技能。急救系统内部将继续大小比武,通过比武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挽救生命。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