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体验4D互动图书。(通讯员 叶赛君 提供) |
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体艺馆内,戴着运动手环的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滴”的一声提醒,老师发现学生小潘的心率超标,建议他在边上休息几分钟作调整——边运动边记录,智慧教育就是如此灵动。 过去的五年,宁波市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主动拥抱互联网,开展了一系列智慧教育建设。智慧教育门户网站、学习平台、平安校园监控分析系统、智慧校园卡等多项智能应用,正在逐步构建独特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每一次拥抱,都让教育变得更智慧,而每一次进步,都是为了每一个个体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更为个性化的发展。 我的获得感 高效、便捷、个性化 主动拥抱“移动端” 教育变得更智慧 江北洪塘中心小学 校长 储明岳 江北洪塘中心小学有1600多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约占四成。2014年,该校成为宁波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单位。当时,学校对家长智能手机普及率进行调研,数据为86%。然而不到三年,这一数据几乎达到了“百分百”,以此为基础“起飞”,智慧校园移动平台对家校互动、教学管理、学生综合评价产生了更深入的影响。 “高效、便捷、个性化。”储明岳校长说,这是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工作以来,感触最深的三个变化。具体细节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已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真心喜爱。 学校共有39个班,每个班均在智慧校园移动平台上设置“班级圈”。平日里,不论家长身在何处,都可通过手机关注孩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碰到大型活动,学校便会开通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全校家长都能掌上观看。今年9月,传统的校园足球比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直播的。据统计,比赛进行过程中,3000多名家长在线观看,和孩子一起共享快乐瞬间。 每月交餐费,原本是家长和班主任比较头疼的事。先到银行交款,然后将收款凭证交给老师,班主任收齐所有凭证后再上交学校。这一转一回,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今年9月起,学校智慧校园移动平台上开通了收款通道,家长只需在手机上一点就可以了。 储校长认为,上述案例是给校园生活“加料”,而智慧教育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借助智慧教育手段,孩子们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就连作业形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如一年级小朋友,可以利用手机上传音频作业,朗读课文给老师听。而老师也减轻了负担,1分钟内便可完成全班客观题的批阅。如此一来,老师们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个性化辅导的方面。 “学校管理实现了扁平化,教学流程得到了再造,教学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储校长说,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优秀,这些都是作为校长最乐于见到的。 目前,学校还在运用智慧校园移动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俗地说,孩子们在学校、家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被记录、上传到这个平台,到了学期末,自然就成为一份全方位的电子评价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孩子们成长轨迹的记录,也为家、校更全面了解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途径。预计今年底就能完成。 储校长表示,教育已变得非常智慧,而它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一组数据 记者昨日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经过5年的建设,类似江北洪塘中心小学这样的“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在我市已有21所,而数字化校园更是达到400多所。其中,生机比达到4.5:1,师机比达到1:1,三个100%令人骄傲:即100%校园都实现了千兆互联,100%学校建有校园网,100%教室配备多媒体,基本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基础的高位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制定出台了《宁波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评估标准》《宁波市中小学网络建设标准》《宁波市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接入标准》《宁波市平安校园监控分析系统联网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文件,避免了以学校为主体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弊端,尽可能规避了学校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信息孤岛”现象,呈现出全大市信息互联互通的融合共生状态。 据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张曦介绍,从2014年11月开始,宁波市启动了智慧教育试点工作,确定了两批共45家试点单位,涵盖区县、普通高中、职高、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 慈溪市是“云桌面”项目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市校两级投入分配机制,在全市已部署了1500余个云桌面点,覆盖学生机房、教师电脑、图书馆电脑等多个领域。宁波市实验小学初步形成了基于“STEAM”的创客校本课程体系和创客空间系列建设标准。宁波效实中学则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把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的几十个应用子系统整合到学校网站中。鄞州区实验幼儿园等在体育课上让学生佩戴运动手环,帮助教师有效掌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身体状况。东恩中学建设数字化探究性实验室等专业教室,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四大技术实现师生间的多屏互动。 今年1月,“甬上云淘”正式发布并上线,旨在打造教育界的“淘宝”。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教育资源的网络商城,也是宁波智慧教育“公益+市场”的一次尝试。在这里,有海量课程资源、实体图书、软件应用、创客课件,只要上网皆可共享。其中的“甬上云校”,还特别邀请名师当“主播”,利用寒暑假时间,免费给师生们上课。还有大量志愿者上线,通过网络实时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就算学生、教师在山区、海岛,也一样能享受到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 据统计,常态化的直播课现已吸纳一大批固定用户,“粉丝”正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累计收看直播人次已突破40万,还涌现了一大批原创“爆款”课程,实现了万人同听一堂课的盛况。 部门之言 怀着温暖情怀进行积极探索 宁波智慧教育始终“以人为本” 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在原有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最新信息技术,构建由教育云平台支撑的教育资源系统、教学创新模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它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又与现有教育体系相得益彰、相互融合,但它并不局限于此。 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称,从2012年率先开展城市层面的智慧教育课题研究,到用3年时间完成“一个门户、三大平台、五大体系”的目标,再到发布《宁波智慧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实现从‘重硬件’到‘重应用’,从关注‘物的建设’到‘人的感受’的转变”这一新要求,宁波智慧教育发展始终怀着以人为本的温暖情怀,矢志不渝地积极探索。 今年9月,市教育局局长黄志明也在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上提出,这几年宁波对智慧教育的探索,其实也是在尝试构建现代教育的新生态。智慧教育以其开放融合、互联互通、以人为本等特点,进一步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这个新的智慧教育体系并非“纯技术至上”“弱化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它可以提高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动权。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陆灵刚 叶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