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杭州湾新区璀璨夜色 |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杭州湾南岸的这片土地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翌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战略决策,恢弘画卷自此铺开。 2010年,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之后,新区按照省市决策,把开发区作为浙江省和宁波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点,在坚持“生态生产生活、宜居宜业宜游”等发展理念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提出“宁波北新城、生态杭州湾”“宁波北翼国际化新城区、产业转型新基地”“东方奥兰多、百岛休闲城”“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沪甬合作示范区”和“一城四区”等目标定位。7年多来,各项经济指标表现喜人,新区陆续摘得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海洋经济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等诸多“冠冕”。 今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写入报告,新区迎来了开启大湾区发展的全新时代。 以大项目引领大产业,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 7月10日上午,宁波锦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国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打造生产制造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这是来新区投资的第15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第22个项目。 这一新闻事件的背后,是新区“一城四区”谋篇布局以及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勃勃雄心。“一城”即宁波杭州湾国际化滨海名城,“四区”即先进制造集聚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健康休闲生态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7年来,新区累计引进各类产业项目297个,总投资超2200亿元;其中单体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每年至少引进一个百亿级项目。 汽车产业是杭州湾新区致力打造的第一个千亿级产业。致力于将新区建设成集整车及动力总成研发、生产、试验、采购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核心战略基地的吉利集团,5月10日传来好消息:总投资62亿元的吉利汽车研发中心投用;吉利与沃尔沃联合规划的汽车试验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汽车座椅等总投资128亿元的汽车产业链项目签约。同时,吉利集团全新品牌领克所有车型,将在研发中心试制完成,其全球销售总部也设在新区。 记者还了解到,法、美、韩、德等国家的100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入驻新区,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仅2016年,新区汽车产值就达到641.5亿元,占据了1300亿元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解剖汽车产业这一只‘麻雀’,反映出新区以大项目引领大产业、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的清晰思路。”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杭州湾新区作为浙江和宁波第一个产业集聚区,自当在中国制造动能转换的先行军中有所作为。9月29日,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园,它将是继汽车产业之后又一个千亿级产业,加之着力打造的千亿级通航产业,未来,“万亿级”经济能级,正让宁波杭州湾新区成为环杭州湾大湾区引领者、核心区。 力降创新成本,启动经济“四新引擎” “创业的低成本、服务的全方位和周边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是科创园最大的吸聚力。”宁波星睿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成坤说,作为成立不久刚刚入驻科创园的企业之一,公司已接到了比亚迪汽车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集成订单300万元。 慈星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电脑针织机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试点示范”成为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4年4月,慈星股份又投资成立了机器人公司。 在创新平台方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康龙化成产业园、麟沣医疗产业园、吉利汽车研发中心、新区众创园五大创业创新平台熠熠生辉,成为新区智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华丽蜕变刚刚满一年的新区众创园,目前已集聚100多家企业。6月入驻创业创新基地的复旦杭州湾科创园是众创园“平台中的平台”,将专注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向,建设和发展国内顶尖一流的创新创业孵化空间和产业化基地。 创新的竞争,不言而喻也是高端人才的竞争。新区通过2016宁波杭州湾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严选”,又迎来数十位博士、硕士以及拥有海外留学经验的高端人才。 “我们要扎根在未来之城的创业热土上” “宁波既是我的家乡,又是一片创业热土,我们毅然决然扎根于此。”在今年的宁波市推进浙商甬商创业创新会上,方太集团掌舵人茅忠群的发言很有分量,“方太集团总部基地是方太扎根宁波、立足浙江、领跑全国、走向世界愿景的具有跨越意义的产业布局,将为方太今年目标销售百亿、未来十年产销规模将达千亿布下定海神针。” 吸引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千里迢迢来投,自然不能只讲乡土感情。宁波杭州湾新区正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依托宁波市雄厚的制造业实力,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的研发职能总部,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本地民营企业总部落户。 为进一步提升吸引力,新区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力推空间生态化、出行步行化、理念国际化、资源再生化、生产城镇化等理念,实施无围墙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管廊、TOD模式等,着力打造一座没有交通拥堵、没有雾霾、没有沉重生活成本负担的“未来之城”。 在城市功能发展方面,除了日渐完善的教育、卫生、科研院所、金融集聚区等事业、项目之外,去年规划布局的滨海新城,将打造“21世纪中国样板小城”。 今年上半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正式提出了产业梦、创新梦、城市梦、文化梦、品质梦的“五个梦”开发建设思路。 围绕“五个梦”,四千亿级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千亿级规模的智能终端、通航产业,百亿级规模的智能电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瞄准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引领者、核心区的新目标,未来一个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轮廓正在勾勒显现。 记者 孔玲 通讯员 赵春阳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