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办刊物 |
|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读者可以自助借还 |
|
“天一讲堂”座无虚席 |
|
市图书馆自主设计的“悦读书亭” |
|
今年“渔阅童年”阅读夏令营走进了象山鹤浦镇 |
90年来,宁波市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已从建馆之初的不足2万册,增加到如今的纸质图书210万册、电子图书1200余万种,并且设有古籍、地方文献、艺术、参考工具书等多个专题收藏。90年的巨大发展不仅体现在馆藏增加、馆舍增大这些看得见的“硬件”上,更多的变化还在于办馆理念的不断提升、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等这些“软件”上。作为一座城市的“阅读核心”,如今的宁波市图书馆已经从做好图书借阅流通等传统服务,迈向了进一步服务于政府决策、进一步服务于学术研究和进一步服务于公众阅读的现代化图书馆,并正在向一个城市的现代公共文化空间转型。 阅读推广 让书香弥漫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书香”是体现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符号,而图书馆是城市全民阅读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推广阅读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 建馆伊始,鄞县县立图书馆就建立起了巡回文库,为民众提供便利的文献借阅服务,还举办儿童读书会、成人读书会等,激发民众阅读兴趣。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市图书馆及时开辟科技图书资料室,开展科普服务,与此同时,一个个农村图书流通站也在宁波各地的农村公社、大队陆续建成。改革开放后,“读书热”、“文凭热”的风潮席卷全国,宁波市图书馆不仅开设借书亭、开通馆际互借,还在馆内开办电大图书馆专业学习班、自学青年辅导站等,满足人们的借阅需求和知识需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图书馆以建设“书香之城”为己任,更是大力推广全民阅读。 首先,以少儿阅读促进全民阅读。青少年是阅读的主力军,宁波市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活动长年不断,有些已成为品牌。如创办于2005年的未成年人读书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3届。该读书节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为主题举办一系列活动,传递“绿色悦读”的快乐理念,引导孩子们亲近书本、爱上阅读,为孩子们的“七彩童年”画上瑰丽的一笔。又如集绘本课堂、安全课堂、知识课堂、专题书展于一体的“好奇星乐园”系列活动,拓展了亲子阅读的内涵,促进家庭阅读。其中“我是文明小乘客”系列引入宁波公交资源,使得亲子阅读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式体验,增添了趣味性和实践性;“鲁冰花”绘本故事团由年轻的妈妈们组成,用一种类似“真人图书”的形式,向亲子阅读提供相关经验和读物,这使图书馆不再是被动提供图书的“末端”,而是转变为在亲子阅读领域内阅读的“第一环节”;“大山雀”自然学堂由图书馆邀请本地知名的自然摄影师,从动物、植物等自然课题入手,结合品读经典文学著作,引导家庭开展经典阅读。 此外,还有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当天的“图书馆之夜”活动、暑期读书夏令营活动、每年11月宁波读书周期间的绘本剧表演大赛、亲子讲读大赛等,深受小朋友们及家长的欢迎。像今年暑假的 “渔阅童年”阅读夏令营走进了象山鹤浦镇,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带领宁波城区的10名小学生入住当地孩子家庭,在两天一夜的活动中,两地孩子以图书为纽带,开展了阅读分享会、鱼拓体验、才艺展示联欢、沙滩摄影采风、近距离参观造船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活泼、注重实践性和知识性的宁波市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已成为宁波家长和孩子的第二课堂。 其次,以读书活动促进全民阅读。 自2015年开始推出的宁波读书周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去年的“书香宁波——2016宁波读书周”推出了百余项读书活动,既有全国书香城市论坛、全省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暨研讨会等高端会议,也有“汉籍东渐——宁波海上书籍之路的传播与影响”、“经典诵读·宁波之夜”、宁波名人故事巡礼等活动,还有阅读马拉松、十佳阅读家庭评选等活动,其间还成立了宁波阅读联盟,推出城市书单、发放城市阅读地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层层联动的宁波城市阅读新篇章。 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宁波市图书馆也总是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参与面广、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以倡导全民阅读、快乐阅读。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开展了“领读者——图书馆之夜”、阅读马拉松、音乐欣赏、文化沙龙、亲子互动、VR体验、外文微课堂、摄影征集等十余项活动。 此外,还有新春读书嘉年华、端午诗会、中秋朗诵会等节日文化活动。 第三,把借阅服务覆盖至各类人群。为了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书香弥漫,宁波市图书馆不断延伸借阅服务的触角,例如:在全市有条件的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社区、工地、福利院、监狱等设立流动图书馆,定期配送书刊,并提供“你点我买”、“你需我供”的个性化点单服务。至今,已经在全市建立流动图书馆服务点200个,馆外流通图书20万册。 针对无条件开设固定阅读场所而又有阅读需求的群体和单位,宁波市图书馆推出了汽车图书馆服务,定期上门提供书刊借还服务。目前全市已有服务点20余家。从2014年9月起,“汽车图书馆”还推出“甬图巴士·爱心驿站”公益服务品牌,以民工子弟学校为主要服务对象,采用“定制送书”和“现场选书”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2016年8月,宁波市图书馆在北仑梅山建立我省首个海疆数字文化导航站,站内设有电子显示屏、电视机、数字阅读机、电子阅报机等现代化电子阅读设备和专门的阅读书架,为海疆边防站的官兵和当地居民提供阅读服务。 创建于2014年的“海上书屋”是宁波市图书馆针对海上渔民捕捞作业枯燥、时间长、文化资源匮乏等实际情况,与象山县图书馆联合推出的又一项文化惠民活动。根据渔民的个性化需求,将他们需要的图书资源送上渔船,免费供渔民借阅,并定期更新轮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2012年借宁波智博会的东风,市图书馆推出了第一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它犹如银行的ATM机,读者可以对机器内的图书进行自助借还。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局限,读者可以全天候、多渠道享受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如今,全市已有29台自助图书馆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和广场等地。 此外,宁波市图书馆还建立了一个外文俱乐部,为外语爱好者和外国友人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开展“光明照亮你和我”关爱弱势群体系列活动,通过邀请弱势群体走进图书馆听音乐、观电影、做游戏,为其开启一扇“阅读”多彩世界的窗口;还与宁波市望春监狱合作,举行 “我阅读 我健康”服刑人员读书节,为高墙内的特殊人群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服务;还针对老年读者举办电脑培训班,邀请社区老人来到电子阅览室,通过小班化教学,帮助老年学员通过搜索引擎查公交、搜菜谱、看电影、听音乐等,让每位老年学员能够独立上机。 品牌建设 “天一讲堂”已派生出众多子品牌 经过10余年的精心打造,宁波市图书馆的“天一讲堂”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阅读品牌。 “天一讲堂”自2006年创建以来,已举办讲座600余场,坚持周周有讲座,坚持讲座的学术性、时事性,同时接近百姓生活,讲究对生活的指导性、趣味性,成为市民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与名家近距离互动的平台。十年磨剑,永续书香,在喧嚣、浮躁的年代,“天一讲堂”默默坚守,播撒读书的种子,延续文化的火苗,为书香城市建设添砖加瓦。2016年在“天一讲堂”推出十周年之际,市图书馆又新推出 “天一讲堂公开课”、“天一讲堂精彩30分”、“天一讲堂读行天下” 三大系列品牌 。 在精心打造“天一讲堂”的同时,宁波市图书馆还推出了“天一展览”、“天一约读”、“天一音乐”等平台,组建了一个让市民学习、交流各类文化知识的“天一”文化品牌。 其中“天一展览”结合社会形势和热点,每月推出摄影、绘画、阅读等不同主题的展览,不断延伸读书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市民的审美情趣;“天一约读”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推介国内外经典著作,或分享阅读体验,或分享人文自然知识、或解析本地历史文化等;“天一音乐”作为2015年新开创的特色活动,以各类音乐鉴赏为主要内容,带领市民步入丰富、精彩的音乐殿堂,内容包括“秋帆乐话 如是我闻”贺秋帆音乐沙龙、“针尖下的音乐”黑胶唱片赏析音乐沙龙、Mini音乐会、“走进交响的世界”音乐讲座、“法伊娜学唱团”系列沙龙等。 信息服务 利用文献优势编印刊物传承文脉 90年来始终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除了服务于公众阅读,宁波市图书馆还主动服务于政府决策和学术研究。 从2011年至今,宁波市图书馆每年在市“两会”期间进驻会场提供信息服务,今年上半年又入驻市党代会为党代表服务。创刊于2012年的《天一文荟》是宁波市图书馆的馆办刊物,这本信息文摘类半月刊的阅读对象定位于政府部门、高校学者、新闻媒体、社会机构等,为城市各行业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信息服务,至今已出了145期。从去年10月开始又编印人文类双月刊《天一书简》,为读者推荐好书。 挖掘、整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也是当代图书馆的责任之一。宁波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从2003年“升级”为地方文献中心,注重纸质馆藏和数字化的结合,目前已将读者需求量较大的馆藏百年宁波老报纸、宁波文史资料、《四明丛书》和《申报》宁波史料全文数字化,打通了阅读的“最后一公里”;为了适应未来地方文献的发展,还对宁波本地刊物创刊号、名家签名本和文件、海报、手札、信件等散页文献加以系统征集、整理,并分类保存;2015年完成了馆藏古籍普查,共检得1912年之前的古籍7.6万册,并于去年整理出版了《四明近体乐府》《宁波市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等,以传承文脉。 在2016年宁波读书周期间,宁波市图书馆利用自身文献优势,策划推出了“汉籍东渐——宁波海上书籍之路的传播与影响”展览,全面揭示了以书籍为载体的“东亚文都”宁波的历史魅力和宁波对东亚文化的贡献。 在对文献资源进行利用和文化传承的同时,宁波市图书馆还重视文献的征集与保护工作,重点征集宁波帮、宁波籍院士、宁波文化名家、宁波非遗文献等,已形成特色专藏。近年来,居住在港澳台的宁波籍名家如张其昀、陈立飞都将其著述捐赠给了宁波市图书馆。今年,地方文献中心还组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专家队伍,特聘了一批专家和文献研究爱好者,提升研究力量,提供信息资源。 聚社会力量 宁波阅读联盟绘制城市阅读地图 一座城市的阅读之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营造,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的“阅读核心”,应该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开展设立交流合作平台,去年宁波阅读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由19家社会阅读团体、12家亲子绘本馆、19家实体书店和11家公共图书馆组成。目的在于形成“全民阅读+读者”“阅读活动+服务”的共享、共进、共赢格局,共同打造城市阅读品牌,促进全民阅读。 宁波市图书馆与联盟成员单位天一青年读书会合作,绘制了“宁波城市阅读地图”,勾勒全市阅读设施和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图书馆197家,书店绘本馆130家,阅读组织19家,藏书楼5座,首批印制的阅读地图免费向公众发送了2万份。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已渗透到方方面面。从图书的借阅服务、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文献资源的征集、数字阅读的推广,都可见他们的身影。如与社会合作建立了“网咖书房”和“酒店书房”;在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南塘老街成立了“人文地理馆”,并由社会出资举办以人文地理文化为主题的“天一讲堂·读行天下”系列讲座;天一音乐馆的建设也得到了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从创办至今,已举办各类音乐会520余场,参与活动读者达4万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 2015年10月宁波市图书馆理事会成立,社会力量开始介入图书馆决策运营,并作为第三方监督图书馆工作。 数字化建设 从网络图书馆到多屏阅读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宁波市图书馆加快数字资源采购、加快数字阅读平台搭建、加快数字阅读终端的整合,实现了网络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和电视图书馆三屏合一的数字阅读终端模式,着力营造“智慧阅读,无处不在”的现代阅读环境。 2008年,宁波市图书馆正式开通“宁波网络图书馆”,凡持有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卡的读者,均可全天远程、免费访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读秀学术搜索、书生及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等外购资源和宁波地方报纸(1899-1999)数据库等本地资源。 同年,宁波市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开放,在原先免费借阅、免费自修、免费听讲座、免费寄包的基础上,实行免费办证、免费上网、免费检索馆藏数字资源等服务。同时,又联合全市各区、县(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推出了文献借还“一卡通”服务,读者可以在宁波大市任一公共图书馆办理图书借阅卡,享受文献通借通还服务。 如今,“宁波网络图书馆”拥有用户44万,年度访问量超过1500万,日均访问量达4万余次。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等数据库月访问总量超过50万次。 移动图书馆从2014年11月开通以来,屡次升级,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一个与图书馆传统业务紧密结合、可提供在线阅读功能、支持读者与图书馆间双向沟通的空间,微信用户逾5万,长期位居“市民公共服务号类”排名前十强。 为打造“图书馆进客厅、数字阅读进家庭”的新场景应用环境,宁波市图书馆创设了贴近家庭的电视图书馆服务终端,将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数字、影像、活动等资源搬到电视端,实现在线资源、影音文献、读者互动三位一体联动。 针对当下年轻人钟爱电子阅读和数字图书馆推广的需要,由宁波市图书馆自主设计的“悦读书亭”在吸取了原有自助图书馆实体书借阅方便的长处后,又借助电子设备,将电子馆藏、数据库整合打包,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书,一屏推广,实现图书借阅和图书漂流复合型功能,实现了“书籍流动”和“新阅读推广”集群服务。 在进行线上“网络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宁波市图书馆也进行着实体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近年来分别在大榭岛、梅墟、保税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设立了分馆,还在南塘老街开设了“人文地理”专题馆。对于各区县(市)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不仅抽调骨干进行辅导,建立县、乡镇、村社三级阅读网络,2016年还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订了宁波地方标准《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像这样的地方标准在全国尚是首个。 纵观90年,宁波市图书馆已从职能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演变为集图书借阅、典籍收藏、社会教育、学术交流、休闲益智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晓荷 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