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15日,本报刊发了建议医院使用“云胶片”的报道。 |
|
在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市民通过手机查看“云胶片”。记者 童程红 摄 |
长期以来,去医院拍X光或是做CT,患者总会收到一张或几张医疗影像胶片,但在进入数字化智能时代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昨天,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我市市级医院中率先启动“云胶片”服务,患者拿着装有胶片的塑料袋穿梭在不同科室的情景将逐步成为历史。 1 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云胶片” “云胶片”通俗来说就是脱离实体胶片也能看到的拍片影像,并且能够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查看、诊断病人的放射、超声以及病理等影像资料。“从11月1日起,在我们医院就诊的患者,拍完片不需要排队等待,凭借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片子和报告,拍片影像和实体胶片自此解除了捆绑关系。”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周曙明说。 患者获取“云胶片”的过程很简单:医院会通过短信及时联系患者,患者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即可得到一个专属二维码,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便可随时随地查看检查报告和具体影像。现场等待结果的患者也可自助打印检查报告,报告单右上角也有专属二维码,扫描后同样可获得电子影像和结果。 “因为胶片需要冲洗,在传统的拍片就诊流程中,患者往往要在医院等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胶片,现在引入‘云胶片’后,减少了排队次数,加快了就诊的流程。”周曙明说,同时,由于影像资料可以同步上传到网络,医生也不必等待,而是可以在诊室直接通过高清设备调阅影像进行诊断。当然,如果患者确实需要胶片,可另外缴费打印。 2 “云胶片”更方便医生诊疗 事实上,在数字智能时代,传统医疗胶片正面临着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尴尬境地。患者看不懂,留着没什么用,医生也经常“嫌弃”它们。面对患者递上的胶片,不少医生还是倾向于打开电脑查阅原图,因为电子影像可以动态展示,可以多维呈像,还可以局部放大。以一个腹部平面扫描的CT检查为例,产生的平面影像画面有几百幅,而最后打印给患者的胶片中,选取的只是其中的几个或者几十个画面。从这一点来说,“云胶片”和实体胶片可谓是天壤之别。 患者持有实体胶片的最大用处主要是转到别的医疗机构就诊,在这方面“云胶片”表现更佳,患者只要带上二维码或将链接发给医生,便可以让医生高清读图,甚至直接将影像检查结果与图像通过微信发送给其他医疗机构的临床专家,远程获得诊疗结果。 另一方面,传统胶片显示精度顶多维持半年,如果存放温度和湿度不理想,“寿命”可能更短。因此,常有患者拿着以前拍的胶片就诊时,却被医生要求重拍。而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推出的“云胶片”可保存15年,自然比传统胶片“高寿”。 3 患者省了一笔钱,医院也能得益 目前涉及到使用胶片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光、CT、磁共振等。长久以来,医院在为患者出具影像检查报告后,都会出一张或数张胶片给患者,胶片费也作为一项固定收费内容与相关检查费用一起收取。患者即使病情无碍不需要胶片也要为胶片买单。 据介绍,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云胶片”按次收费,单次无论拍了几张片子,均只收21元。而在传统的拍片就诊模式中,每张胶片需要患者付22元的费用,以平均一次出3张片子计算,患者需要支付66元的胶片费,两者相比,省了45元。同时,患者后续可随时调阅,无须另行付费。对于经常要拍片确定病情动态变化的患者来说,使用“云胶片”省得更多。 使用“云胶片”不仅患者可以省钱,医院也能得益。以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此前该院一年要购买25万张的胶片,花费500多万元,虽说这笔费用最后都由患者承担,但医院也会产生其他的费用,一些医疗资源也会被占用。 周曙明说,在传统的拍片就诊模式中,医院需要安排医生专门负责出片,而且总会出现一些派不上用场或是患者不要的片子,但医院也不能一扔了之,只能代为保管,保管的时限一般是半年甚至更久。因此,医院还要腾出地方。使用“云胶片”后,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胶片是“塑料+银盐”生产出来的,胶片的生产、使用、废弃环节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云胶片”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4 已有医院尝试“云胶片”近一年获好评 事实上,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并非我市第一家使用“云胶片”的医疗机构。今年年初,镇海区龙赛医院在我市首次以“互联网+医学影像”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塑料袋+医用胶片”模式。在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X光、CT、磁共振或B超检查后,只需用手机扫一扫检查单上的二维码,就能在电脑、手机、iPad上查看检查报告。患者可以选择“云胶片”,也可以选择另外付费打印实体胶片,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只有10%左右的患者主动要求打印实体胶片。 但龙赛医院只是一家县级医院,就诊患者数量远不及市级医院。在宁波的各大市级医院,大量患者并未享受到“云胶片”带来的各种益处,而从龙赛医院转到其他医院的患者,更是要重回实体胶片时代。 为此,本报3月15日以《电子化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为题,对此进行了关注,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市“两会”期间,多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对此事建言献策。市卫计委通过本报回应,将尽快对市级医院系统进行改造,将胶片打印收费和CT检查收费项目分开,并承诺等市级医院系统改造运行成熟后,会将“云胶片”做法逐步推广到其他医院。上月,本报再度发声,以《去医院拍片子,还是要买胶片》为题,再次聚焦“云胶片”。此次宁大医学院附属院推出“云胶片”,由此成为全市首家“去胶片化”的市级医院,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市级医院加入“去胶片化”行列。 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庞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