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总书记之问引出红色传奇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乡人之情—— 多种方式宣传张人亚

把他的精神代代传下去

昨天,张人亚故乡北仑区霞浦街道特别组织了一支“红色小分队”前往上海,和张人亚的后人张建文一起瞻仰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会址。图为他们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记者 崔引 摄

    昨天,张人亚故乡北仑区霞浦街道特别组织了一支“红色小分队”前往上海,和张人亚的后人张建文一起瞻仰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会址,缅怀张人亚的革命事迹。最近,北仑区还正在举行或即将举行一系列纪念、宣传张人亚的活动,他们要让“第一部党章的神秘守护者”张人亚的事迹为更多的人所知,并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让张人亚的事迹越来越厚实

    这已经不是北仑区霞浦街道第一次组织人员去上海了。

    今年6月,霞浦街道党工委把挖掘张人亚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作为“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攻坚项目,由党工委书记胡斌挂帅,担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破难攻坚。

    频繁往上海跑,目的只有一个:多多挖掘关于张人亚生平和革命事迹的资料。

    胡斌深知,张人亚是1932年牺牲的,距今已经过去85年了,再加上张人亚是牺牲在瑞金前往长汀的途中,原本留存的资料就少,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地挖掘”,恐怕这段历史终将因时间的流逝而泯灭。

    在这次之前,胡斌就曾带队到上海敬老院拜访张人亚侄子张时华,获取张时华老先生10多年来持续不断挖掘的重要资料和线索。

    很快,这些宝贵的资料和线索被转交到北仑区党史办副主任贺海波手中。

    一句一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挖掘和论证,经过张人亚后人、霞浦街道、北仑区党史办以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张人亚的简介从原先的薄薄半页纸变成现在的厚厚一叠,生平更是细化到月份。

    为此,考证的资料、文献和各种说明更是多达百余项。

    第一部党章守护者、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领袖、中华苏维埃中央出版局局长……历史地位的基本确认,让张人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也让“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打造有了底气。

    “尤其是作为‘第一部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及其革命事迹具有特殊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是对党史研究,还是对党建工作,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贺海波说。

    家乡人对张人亚事迹的进一步挖掘和梳理,从未曾停止。昨天,记者还从霞浦街道了解到,一个汇聚张人亚后人、省内外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的张人亚史料征集座谈会将于本月中下旬举行。

    让宣传张人亚的阵地越来越多

    今年10月中旬,记者提前探访了位于北仑霞浦街道“新浦老屋”的“张人亚党章学堂”。

    “张人亚党章学堂”一共由三间展览室构成,分别是“中共历次党章制定及修正简况”“张人亚的革命历程”和“张人亚的党章故事”。

    相较于展板,那些放在陈列柜中,已经泛黄、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书籍、报纸、刊物,无疑是“党章学堂”里最引人注目的“明星”。

    在陈列的诸多书籍、报纸、刊物中,记者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的复制品,这本看起来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册子包括中共“二大”通过的十个文件,其中就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最让人激动的是,在小册子的封面上盖有“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的印章。短短数字,仿佛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拉回眼前。

    据了解,包括第一部党章在内的34件珍贵文献、遗物复制品都是霞浦街道于9月从中共一大会址“迎”回家的。

    目前,“张人亚党章学堂”的建设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不久就将和公众见面。

    “张人亚党章学堂”并不是霞浦街道宣传张人亚精神的唯一阵地。还有一处阵地是位于霞南村霞南东路19号的“张人亚故居”。“张人亚故居”是一处四合院式的老建筑,建于清中期。故居中设有张人亚事迹陈列室,面积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记者在陈列室里转了一圈,发现“截止2012年的调查信息,张人亚为党留下的革命文献,除了中共‘二大’文献珍藏在中央档案馆外,其余均分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其中被评为是‘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二十一件。”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上述珍贵文物多是以照片或展板的形式展出。

    在其中一块展板上,记者还看到,张人亚在去中央苏区前夕,将全部家当都留在上海的弟弟张静茂家中,包括10张明信片、2张当票、5枚私章,以及公园年票和毯子、小提箱等。

    上述这些文物,除明信片为国家三级文物外,其余多为一般文物和参考文物,但也只是通过照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陈列室的楼上就是张人亚的“卧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下方有一行字:“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全体合影(1922年9月16日)”。

    自今年6月以来,“张人亚故居”已接待近60批次1500余名党员的现场参观教学。

    目前,霞浦街道已启动张人亚故居房屋回购项目,下步将对张人亚故居和衣冠冢进行修缮,改善周边环境。

    让张人亚的精神传播越来越广

    昨天前往上海的“红色小分队”,也不是霞浦街道为传承张人亚精神第一次派出小分队。

    就在今年9月下旬,一支由霞浦街道、媒体等组成的“传承红色火种”小分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上海和“红色古都”、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江西瑞金等地。

    “通过重走张人亚的革命之路,希望能够挖掘到更多关于张人亚的革命事迹,也希望能够切身感受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火种”小分队负责人、霞浦街道文化站站长贺霁表示。

    关于张人亚事迹的报道也在各大媒体中迅速铺开。

    继本报于9月12日率先推出《第一部党章的“神秘守护人”是宁波人张人亚》报道后,张人亚事迹先后被央视、浙江新闻、《宁波日报》、《现代金报》、甬派、宁波发布、北仑发布等一大波媒体持续聚焦,自6月以来,累计报道达36篇。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社会各界对张人亚事迹的关注又迎来了新高潮。霞浦街道也将持续发力打造“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

    就在11月1日,党的十九大代表胡朝霞还和霞浦街道的党员志愿者一起来到张人亚故居,重温入党誓言。同时,她还将在北京参会期间购买的《之江新语》《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等多本书籍交给“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打造”项目领导。

    与此同时,“张人亚故事”新闻专题片,以张人亚为原型的小说、话剧创作等相关推广工作也已经相继展开。

    记者 石承承  杨静雅 通讯员 顾霄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