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感觉气温有那么“一丢丢”回升,今天立冬就来了。 立冬来了,冬天还没来 昨天,一整天都是阴沉沉、灰蒙蒙的;午后还零零星星落了几滴雨;空气质量也不理想,有轻度污染。倒是气温,和前两天相比,略有回升,最高气温重新攀升到20℃以上,为20.5℃。 据市气象台对本周我市天气的预报:周五之前,我市的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20℃~22℃;最低气温,大多数时候维持在10℃~14℃,今明两天有望升至16℃。 一度以为秋天会这样“暖心”地陪着我们走一路,谁知,今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就来“插一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古人有到了立冬“水始冰”“地始冻”的说法。由此可见,立冬的到来,意味着冬天就要开始了。 10月29日,北京正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简单来说,就是要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 对于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宁波来说, 主要针对黄河流域气候、物候转变的二十四节气总是来得太快了一点。我们这里入冬,差不多要等到11月底12月初了。 白天暖归暖,可早晚的冷意,还是不容小觑的。昨天,我市最低气温仅有10.1℃,是今年入秋以来第二冷的一个早晨。最冷的一个早晨,出现在11月的第一天,最低气温仅9.8℃。 天气总归是要一点点冷下去的。至于今年的冬天啥时候会来,现在谁也说不准。就拿2016年来说,头一天还在说不知道啥时候入冬,结果第二天上午就宣布“正式入冬”。 入冬与否,有时候就看冷空气的实力是否强劲。 减肥放一边,“补补嘴空” 立冬的到来,对我们眼下的生活来说,没啥太大影响,可放在过去,这可是个大日子。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放在古代社会是重要的节日。每年立冬,天子都要到郊外行“迎冬之礼”,还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的规矩。在宋代,立冬之日,人们还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每逢“年节”,民间用来庆祝的方式,总归是很接地气的,就像民谚说的“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交子之时”的含义,而立冬正值秋冬之交。南方地区没有吃面食的传统,但“赛过小人参”的萝卜刚好初长成,到了最好吃的时节。 想要挑到好吃的萝卜,有几个易学的小诀窍:根形圆整,说明肥水充足,不会很辛辣;表皮光滑,这样的萝卜肉会比较细;分量要重,手感轻的很有可能糠心。 萝卜的味道有些辛辣,不见得人人喜欢,但它的功效是有目共睹的。《本草纲目》指出,“生吃可以止咳、消胀气,熟食可以化瘀、助消化”。《食疗本草》说,可以“利五脏、轻身,令人白净肌细”。《新修本草》说,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痰癖,肥健人”。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