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聚焦双11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11”天猫成绩单1682亿元

    “剁手党”们的败家力再一次让人咋舌!

    11月12日凌晨,来自天猫的官方实时数据显示,今年“双11”,天猫平台成交额1682亿元,同比去年的1207亿元,猛增39.35%。

    又一次爆炸式增长

    3分01秒,100亿元(去年用时6分58秒);

    40分,500亿元(去年用时2小时30分);

    7小时22分54秒,912亿元(超过2015年‘双11’全天成交额);

    9小时04秒,1000亿元(去年用时18小时55分);

    13小时9分49秒,1207亿元(超过去年‘双11’全天成交额);

    ……

    纪录不断刷新,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11”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数据最终停留在1682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90%,成交商家和用户覆盖222个国家和地区。全天累计物流订单量超过7.5亿,累计生成电子面单逾3亿。全球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的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其中,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位列进口国家/地区前五名。从数据来看,Swisse、爱他美、花王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进口品牌;在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中,泰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位居前五。

    甬企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作为宁波最早介入电商领域的家纺品牌,博洋家纺收获颇丰。今年“双11”的成绩单定格在4.95亿元,线下实体当日同比增幅超过40%。

    奥克斯空调单日全网销售突破8亿元,同比去年的3.2亿元,猛增了150%,其中,中央空调销售额为2000万元。

    太平鸟成交额为8.08亿元,同比去年的6.15亿元,增长了30%。旗下男装品牌突破3亿元、女装和少女装品牌均破2亿元。

    GXG的成交额为4.778亿元,同比去年的4.2亿元,增长了13.7%。记者 史娓超

    中东欧产品风靡“双11”

    昨日,“双11”购物狂暴正式开启,在纷繁的产品中,记者发现中东欧商品成为一匹“黑马”。

    今年6月,宁波保税区义彩贸易有限公司首次引入拉脱维亚的各类鲱鱼罐头,并且在考拉海购平台上参加了今年的“双11”活动。这种鱼罐头的原材料是北欧波罗的海的新鲜鲱鱼,口感美味又无刺无头无内脏,方便携带。

    该公司负责人邢昆仑告诉记者,“双11”活动的优惠力度非常大,“比如原价117元的烟熏鲱鱼罐头尝鲜组合,现在的特价为49元,另外5罐番茄汁浸烟熏鲱鱼罐头的原价为239元,现在只需99元就能够买到,成交量很不错。”

    线上热闹非常,线下也毫不示弱。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就将目光瞄准了“双11”的线下市场。“我们主要为盒马鲜生、三江超市等商超提供产品,今年参与了‘双11’促销。”公司负责人张荣介绍,“罗马尼亚的饼干买一赠一、买一瓶罗马尼亚蜂蜜送一升装波兰纯牛奶等活动,均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销量也十分可观。”

    “许多中东欧产品都主打天然、健康元素,如有机小麦饼干、风味酸奶等产品,不含食品添加剂,令消费者感到放心。同时,中东欧产品的价格非常适中,因此,性价比极高。以罗马尼亚蜂蜜为例,它的质量与澳洲蜂蜜、新西兰蜂蜜相当,但价格一般是后两者的二分之一。”张荣说。记者 劳育聪

    首单25分钟送到消费者手中

    今年是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第四次迎战“双11”,早在数月前,保税区内的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和小红书等多家重点电商企业就开始存货备货。为保证“双11”期间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质量安全和便捷通关,宁波检验检疫局提前谋划,厉兵秣马。

    11月11日0点刚到,宁波跨境进口电商第一单在保税区诞生。来自北仑的一位消费者购买了新西兰进口牙膏,从下单到收货仅仅用了25分钟,再次刷新纪录。

    在众多网购达人酣战“双11”时,宁波检验检疫局保税办的工作人员早在10月初就拉开了“双11”的帷幕。面对激增的备货商品,宁波检验检疫局落实专人负责载有“双11”备货商品的进境集装箱、木质包装检疫,确保货物及时入仓。落实专人负责监管系统中商品备案、入区申请的审核和解锁工作,保证电商商品顺利上架销售。

    “双11”期间,宁波保税东区和南区两区查验现场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24小时现场轮流值班,同时将原来出区包裹由人工手动开包查验改为X光机自动化核查包裹,提高出区包裹监管效率。记者 劳育聪 通讯员 陈颖然

    为何不能痛快地“全场五折”?

    ——“双11”“烧脑优惠”揭秘

    “买东西比考试还难”“看完各种活动规则,我焦虑了”“据说今年‘双11’是最难的一届”……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来个“全场五折”?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揭秘“烧脑优惠”背后的“电商营销逻辑”。

    “每一项优惠背后都有套路”

    张伟(化名)曾长期在某电商平台参与项目化营销策划。“优惠其实是一种定价策略。”张伟说,优惠主要体现在价格制定上,每一种定价都是为一定的目标客户设计,因此,可以说“每一项优惠背后都有套路”。

    比如,“预付定金”是为了提前锁定客户,“满99减10”是为了让顾客凑单,“逛品牌抽奖”是为向品牌商家导流……按照张伟的经验,这些优惠大多通过严格精密的数据模型计算,一般在“双11”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就做出了方案。

    今年“双11”最烧脑的是优惠不断套叠,让网友们惊呼“比奥数还难”。“本质上很简单,就是平台商家拿出一个降价幅度,电商平台设计成优惠,按品类、地域、时限进行任意划分,划分得越细优惠叠加越多。”张伟把优惠套叠比作一张张网套在一起,“网密了才好捕鱼”。

    “一律全场五折就玩不起来了”

    优惠为什么要烧脑?接受采访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从业者、商家都表示,如果一律搞“全场五折”,“双11”就很难玩起来了。

    武汉一家女装网店主杨丽(化名),这个“双11”主要做两件事:降价、买流量。“剁手党”们的折扣最终来自像她这样的商家让利,电商平台不出一分钱,只是把商家让利包装设计成纷繁复杂的优惠活动。这些优惠活动是帮“剁手党”省钱的黄金链接,更是广告位和流量入口。为了获得流量,杨丽不仅拿出多款产品参加“0元购”,还花费了平时2-3倍的价钱购买“直通车”。依靠竞价排名的直通车,她的商品得以在优惠页面展示。

    犹如俄罗斯套娃,优惠形式层层叠叠,杨丽们的展示空间就越多。“没有优惠导流,我们就没流量可买,没有流量和成交量,顾客就再也搜不到我们了。”杨丽觉得,如果简单粗暴地实行“全场五折”,她就无法靠买流量从千万平台商家中脱颖而出。

    可持续的消费需要更健康的市场

    “精明的消费者喜欢精明的折扣,但不能太复杂。”花贵侃说,不论线上还是线下,优惠活动适当复杂,会增加消费冲动,但是复杂到算不清,就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产生不好的消费体验。

    181秒成交额破百亿元,最高峰时每秒钟有25.6万笔支付,无线交易额占90%以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电商平台这个“双11”的流量再次刷新人们认知,也证明中国消费潜力之巨大。

    业内人士指出,从电商平台到商家,花尽心思设计“烧脑优惠”吸引眼球的同时,更需要苦练内功,才能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做大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升级,带动中国经济转型。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