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共同参与,让文明创建变成了长期活动” “从下午到晚上,我的微信朋友圈里被宁波夺得文明城市五连冠的消息刷屏了。”昨天傍晚6点,海曙西门街道胜丰社区党委书记姚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难掩兴奋,“作为宁波人,我非常自豪!” 姚涛说,他在社区工作,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感受是最直观的,老小区整治、停车位改造、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大项目都在社区不断推进,大家的居住环境、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居民的口碑自然也越来越好。 “除了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生活环境方面的改观外,我们居民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邻里之间的氛围越来越和睦。”姚涛举了个例子,2015年起,社区居民共同拟定、商议出一份居民公约,倡导公序良俗和文明新风,比如开车进入社区减速慢行,办理婚丧乔迁活动不妨碍社区公共秩序和公共环境等,“公约张贴在每个楼道,发放给每户居民,签约率基本实现100%,大家认同文明行为,也就遏制了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我们街道首推的社区文明周行动,更是得到了众多居民的参与。”姚涛说,文明周行动包括召开居民议事会“挑刺”、美化家园、文明宣讲、义务巡逻队等活动,每次活动,居民们都积极报名,后来更是自发组成了15支文明督导队伍,“在我看来,文明城市创建早已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长期性活动。” “见义勇为事件不断涌现,宁波人充满了正能量” 李栋是高速交警宁波支队三大队的民警。昨天,在得知宁波获得文明城市五连冠的消息后,他忙不迭地与身边的同伴分享喜悦。 “要说身边的文明,我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今年7月,发生在杭甬高速公路上,过路驾驶员勇救7人的那件事。”李栋说,当时一辆面包车侧翻后冒起黑烟,车内7人被困。危急关头,一位过路驾驶员踹开面包车的挡风玻璃,救出了全部被困者。所有人逃出来后不到两分钟,面包车整个车身就被明火吞没了。等到大家想感谢这位好心的过路驾驶员时,对方已经离开了,“事发地是个转弯路段,高速监控没有拍到事发场景。为了弘扬这样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之余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寻访,最后找到了这位热心的驾驶员林师傅。” 李栋说,近几年来,高速公路宁波段发生的过路驾驶员见义勇为的事件越来越多了。他举例说,今年2月,甬台温复线高速一隧道内发生事故,有人受伤,事故点距离隧道口有2公里,排满了车辆,但当救护车赶到时,车主们不约而同为救护车让路,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此外,过路私家车变身救护车送伤员,过路驾驶员帮交警、施救人员搬开堵路的货物抢通道路等,都充满了正能量。 “文明,更体现在身边的细节上” “宁波文明城市的称号,是实至名归的!”鄞州金谷小区居民许兴蕾告诉记者,他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在微信、微博上进行了转发。 在许兴蕾看来,近些年,河道变得清澈了,环境更清爽了,大家素质变高了。他说:“文明更体现在身边的细节上。”比如,在医院和商务楼的电梯里,市民们能很自觉地先出后进,相互礼让,而不是一拥而入;在公交车、地铁上,乘客们能主动地为老人、孕妇等有需要的人让座;在需要排队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能遵守秩序,不随意插队;在饭店就餐时,大家主动做到光盘,不浪费食物等。 “我身边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许兴蕾说,以前,在小区里戴着红袖章、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多是一些大叔大妈,近几年来,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小朋友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小就树立起了公益服务的意识。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江丽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