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们为何非要“感恩”学校?

    马涤明

    11月12日,四川雅安市天全县第二初级中学召开本学期家长会。家长们关心的是一笔不得不捐的“捐款”。家长们把这个捐款称为“感恩费”,今年以来已经是第二次了,“最少捐款1200元,上不封顶”。

    11月15日澎湃新闻

    这种叫“感恩费”的“自愿捐款”,据当地教育局说,去年就捐了50万元。究竟是进了谁的账户、划在哪里,学校、市教育基金会、县教育局三方说法不一,但舆论更加关注的,是家长自愿“感恩”,还是“被感恩”。

    “最少捐款1200元,上不封顶”,仅这一条就露馅了:如果是自愿,为啥规定最少捐款额?如一些家长所言,自愿应该是凭心情,我们捐500元、300元行不行?

    去年的50万元,和今年每人“最少1200元”的“捐款”,究竟入了谁的账户,有待官方调查,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学校强捐也好,为基金会充当“平台”也罢,为何总能从家长口袋里掏出钱来?不排除确实有些家长愿意补贴老师,认为他们辛苦,但未必所有的家长都心甘情愿。该校校长所称的“80%以上家长愿意捐钱”的“调查”也令人质疑:该校多数学生都是农民子女,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拿出1200元钱来并不容易。一些家长私下对媒体说,虽然学校是全寄宿制,但他们已经交了2000元生活费。再“捐款”他们心里不愿意,但要是不交,看着自己娃娃可怜兮兮的样子,只好交了。

    实际上,很多家长的“自愿”都是因为孩子,这其实就是“挟学生以令家长”——你孩子在我们手中,你不敢不买我们的帐。这不只表现在“自愿捐款”上,也绝不只是一个学校的情况。实质问题是,是因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异化”,成为某种形式的“附庸”关系,才会出现诸如乱收费、乱补课、乱收礼等现象,并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官方表示,当地教育局、纪委方面正在调查此事。但不管是怎样的处理结果,如果当前社会上的师德现状不能改善,“挟学生以令家长”的各种花样,恐怕不是行政监管能解决得了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