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小伙在东航从军 母亲遗愿骨灰撒东海

“你出海、战斗,我都陪着你”

宁波市首次海葬人士集体纪念仪式。

    昨天,宁波市第10届骨灰撒海活动、首次海葬人士集体纪念仪式在同泰嘉陵举行。百余位逝者亲属、各界人士参加集体纪念仪式,以公祭活动祭奠海葬先驱、寄托哀思。随后,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逝者亲属乘坐“新天恒”号轮船来到普陀山脚下的莲花洋,将亲人的骨灰坛与满满的哀思一起缓缓沉入大海。此次海葬,共有28位逝者,分昨天、今天两批进行。至此,我市已有208位逝者海葬,在碧海安息。

    母亲遗愿:骨灰撒在东海

    “你出海、战斗,我都陪着你”

    小柳今年31岁,是东航某团的一位军官,在昨天长长的送行队伍中,他挺直的身板特别显眼。捧着母亲高女士的骨灰坛,小柳神情肃穆。告别的时候近了,小柳一个立正,眼里含着泪水,向母亲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

    “我从小跟母亲的感情特别好,但当兵10余年,在家陪伴她的时候太少太少了。”小柳是辽宁人,家境很不错,母亲是国家注册会计师、保险公司高管,父亲是高级工程师。因为忙于工作,小柳一年难得回一次家,作为家中独子,他心里总觉得对父母有亏欠。3年前,49岁的高女士患病,是癌症晚期,病魔很快夺去了她的生命。但纵在那时,高女士仍鼓励小柳,安心在部队工作。

    小柳告诉记者,母亲当时拉着他的手说,“等以后我过世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东海,撒在你工作战斗的地方。你出海我陪着你,你战斗我也陪伴你。”

    小柳说,母亲当时表示,辽宁离宁波太远了,还是海葬好,不仅不占资源,以后也免却小柳扫墓时的来回奔波之苦。小柳的父亲不仅全力支持妻子的决定,还和小柳约定好,他百年之后也要追随妻子的脚步,葬在东海里一起陪伴着儿子。

    “有海的地方,就有父母的牵挂。”小柳说,如今他已在宁波安家,结婚生子。“我是新宁波人,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

    她来祭奠父亲

    3年前,哭着不舍得放下骨灰坛

    3年前的那次骨灰撒海活动,在所有送别家属中,王霞的情绪最激动,哭得几乎瘫软过去,她送别的是一直以来最最疼爱自己的父亲。那一年,她还不到30岁。

    从同泰嘉陵捧着骨灰坛开始,她的眼泪就没停过,一直哭啊哭,哭到舟山莲花洋。轮船开到指定地点,家属们开始排队准备将手中的骨灰坛缓缓沉入大海,可这样的“规定动作”,王霞却怎么也不肯做。趴在轮船的扶手上,她哭得撕心裂肺,一声一声地叫着“爸爸”。最后,在身边的丈夫和工作人员的再三劝导下,王霞松开了手中的那根丝线,让骨灰坛安息在碧海间。

    昨天的公祭活动,王霞和丈夫也来了,在纪念碑的底部,她找到了父亲的名字,夫妻俩走上前去,献上一支菊花,双手合十、鞠躬。这一次,她没有情绪失控。

    “时间慢慢过去,我释怀了很多,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选择。”王霞说,她家原先住在月湖边,父亲从小就喜欢水,钓鱼、游泳都是他的最爱。父亲一直强烈要求海葬,再三叮嘱家里不要做坟,能遵从父亲的遗愿,让他回归大海,也算是了却先人的一桩心事。

    王霞说,这3年来,每到清明,她都会和丈夫去普陀山,站在海岸眺望大海,在心里默默和父亲说说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小事。“现在我也是一位妈妈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更能体会那种父母与子女的亲情。”

    数据

    5年、10届,已有208位逝者在碧海安息

    白色的玫瑰花束、黄色的菊花、粉色的丝带、淡蓝色的布景板,还有飘着小雨的天空……宁波市首次海葬人士集体纪念仪式昨天在同泰嘉陵举行。2013年我市开始有了海葬,至今已举办10届,共有208名逝者长眠在了普陀山莲花洋海域。

    “从第一届出海的仅8户家庭,到现在每年50多户,愿意接受海葬、选择海葬的人越来越多。”浙江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同泰嘉陵董事长沙力告诉记者,现在骨灰已存放在陵园里等待明年清明海葬的已有20多位逝者,已有100多位老人报名预约身后骨灰撒海。

    2013年9月,我市出台《宁波市骨灰撒海服务实施办法》,骨灰撒海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实施办法规定,骨灰撒海活动原则上每年举行两次,清明、冬至前后各一次,具体人数视登记情况、船只载客量、船期安排、天气海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如登记人数较多,则视情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办法提出,骨灰撒海服务纳入我市惠民殡葬政策保障项目。凡属于我市惠民殡葬政策保障范围的对象,其骨灰撒海服务相关费用以及不超过5人的随船逝者亲属服务费,由财政实施全额补贴。这笔费用将根据惠民殡葬政策的相关规定,由各级财政负责,丧户不承担政策范围内的费用支出,同时也不享受现金补贴。

    建议

    宁波能否建一座海葬纪念碑?

    公祭仪式上,逝者亲属在一座临时搭建的海葬纪念碑前敬献鲜花。

    “这是我们为公祭活动搭建的。”沙力告诉记者,为方便祭扫,同泰嘉陵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特地制作了刻有历届海葬先驱名字的海葬纪念碑、海葬纪念签名墙等。

    “海葬作为生态葬之一,因为无碑无牌,在传统祭日的时候,海葬家属往往比较失落。”沙力说,不少海葬家属向他们表示,能否为大家提供一个追思的场合。为了解决祭扫不便的问题,同泰嘉陵的网络平台还专门推出了网上祭扫的窗口。

    “现在宁波市对捐献遗体、角膜的特殊人群,也有纪念碑,海葬先驱其实也是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他们是否也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纪念碑?”汤先生今年77岁,他有两位亲人的名字出现在昨天的海葬纪念碑名录里。“如果能有一座纪念碑,对整个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也能对丧葬新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记者 滕华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