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生泰国,19岁回国抗战 参加过游击队,也参加过新四军 抗战胜利后,她定居宁波成了一名教师

归国华裔林苹的传奇人生

青年时期的林苹

    她出生在泰国一个富裕的华人家庭。“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和另外两位华裔女生一起,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奔赴战火纷飞的祖国参加抗战,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抗战胜利后,她定居宁波,成了一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毕生精力。

    她,就是林苹。昨天清晨5点多,这位传奇老人在市第一医院的病床上安然离世,享年97岁。林苹的不少朋友、老同事来到医院为她送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这位传奇老人的人生故事。

    一生传奇的老人安然离世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第一医院时,林苹的女儿傅百敏正和亲友们讲述着母亲离世前的近况,“她的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毛病,最近半个月开始不停地咳嗽,上周住进医院,直到前两天,精神都还不错的。谁知道会这么突然就……你看她的样子,就像是睡着了。”

    “母亲常说,宁波的冬天太冷了,泰国几乎是没有冬天的。”傅百敏告诉记者,母亲在泰国曼谷出生,19岁时没跟家里人说,就和两个女同学一起回到中国参加抗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和父亲相识,后来双双当了老师。母亲退休前是宁波九中的教师,父亲曾是宁波二中的校长。“父亲过世之后,母亲越发想念在泰国时的日子,我们每年都会去泰国探亲。”

    “她经常会讲以前参加革命时的故事,说她见过廖承志、叶挺、项英,参加过游击队,也参加过新四军,还经常提起见到叶挺将军时的情景。当时,叶挺将军请她们这三个泰国来的小姑娘吃饭,笑着说她的眼睛是蓝的。”傅百敏说,母亲的前半生非常传奇,如今,安徽泾县的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里还有母亲的照片和事迹。母亲一直很低调,平时不怎么出门,家里订了六七份报纸,白天就在家里看报,晚上一定要看完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节目之后才睡。

    昨天,不少林苹生前的朋友、老同事都来到医院,为她送行。在众人的讲述中,这位传奇老人的人生故事被拉回到眼前。

    放弃安逸生活,她毅然归国抗日

    林苹,又叫林秀兰,1920年出生在泰国曼谷一个富裕的华人家庭,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林家在当时曼谷最繁华的地段——耀华力街,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食品店,在马来西亚还投资了橡胶厂。林苹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到了上学年龄,她进了当地的华侨学校,并结识了许多同样流淌着华人血液的同学。那时华侨学校聘请的老师大都十分爱国,而且有进步思想。在这些老师的潜移默化下,包括林苹在内的不少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命运是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那时,林苹的理想是当一名史地老师,她也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曼谷崇实中学的师范班。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她很可能会在泰国成为一名老师。

    然而就在这时,“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泰国,当地华人华侨纷纷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林苹加入了学生抗日救国会。那段日子,泰国的共产党组织也在向学生宣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林苹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对革命圣地延安十分向往。

    1938年9月的一天,林苹的好友,同样出生在泰国华人家庭的谭琼瑶偷偷告诉林苹,她马上就要回中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了。林苹也想跟去,谭琼瑶觉得林苹没有准备就出发,这样不妥。她告诉林苹,帮忙安排回国行程的是邱及老师。

    谭琼瑶走了,林苹的心也随好友一起飞向祖国。不久,有两个从未见过面的女生来到崇实中学找林苹,说她们都是谭琼瑶的同学,一个叫钟美琪,另一个叫许佩鸾。她们说,邱及老师知道林苹也想去延安,于是让她们来找她,因为近期正好有一艘船去香港,船上会有人照顾她们,到香港后找八路军办事处,由他们再安排去延安。林苹听了非常激动,但想到自己从未离开过家人,而且此去不知何时能归,心里有一些留恋和惆怅。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三个女生讨论了半天,决定出发之前不告诉家人和朋友,免去一切告别仪式。为筹措路费,她们各找借口,借出了家里值钱的金银首饰,拿到银楼变卖。

    出发前,林苹将住校的东西打包,托同学带回家,并附上一封信,信中写着,她回祖国参加抗战去了,这是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不要为她担心。如果为抗战献身了,她也无怨无悔,因为这是她报效祖国的选择。

    1939年1月15日,三个女生如期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客货两用船。

    克服艰难困苦,柔弱女生历练成为抗日女战士

    船在海上开了10天,由于晕船,林苹躺在船舱里吐得连饭都不想吃。到香港后,三个女生被安排进了一家隐蔽的旅店,几天后,香港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带来消息,说京广线铁路被切断,沿线一些大城市相继沦陷,去延安非常困难。

    于是,林苹她们决定去广东,参加成立不久的惠东宝抗日游击大队(东江抗日游击纵队的前身),以后有机会再去延安。离开前,当时香港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抽出时间来给她们送行。

    1939年2月,林苹她们到了游击队的驻地,尽管游击队给予了许多照顾,但林苹她们还是感受到了与以前生活的巨大反差。因为水土不服,她们接二连三地病了,发烧,打摆子(患疟疾),四肢乏力,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但她们都顽强地挺过来了。

    虽然投入抗战后的艰苦远远超过了她们的想象,但报效祖国的热情支撑着她们去克服艰难困苦。除了生病期间,她们每天坚持出操,轮到夜间站岗也从不推辞,搞抗日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更是倾注全力,从娇生惯养的柔弱女生历练成坚强的抗日女战士。

    她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根据她们的要求和表现,组织上批准她们为中共预备党员。

    知道林苹她们向往延安,游击队领导安排她们去新四军军部。在去新四军军部的路上,她们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暂住了一段时间,见到了新四军军长叶挺。

    叶挺询问了她们在泰国的生活情况,告诉她们,抗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且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林苹她们表示,既然下决心回国来参加抗战,就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包括为国献身。叶挺听了,满意地笑了,说欢迎你们这样的有志青年来新四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