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警方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用同学手机,混进班级群,报名时间有限,名师讲座……”

冒充学生、老师骗取培训费 这种骗局不得不防

沈欣 绘

    自家孩子好学,作为家长当然要鼎力支持,一掷千金也是常有的事。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冒充学生或老师向家长要培训费或报名费,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最近,市反诈中心连续接到不少家长遭遇此类诈骗案的报案,为此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引起注意。

    假冒学生给家长发信息

    今年11月份,海曙区的黄女士收到女儿的短信称自己的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借了同学的手机,短信上称要参加一项学习培训,需要缴纳58800元学费,并称学校要求报名需要家长同意。黄女士打电话过去,但是对方挂了电话称正在上课。

    黄女士就联系了所谓的学校老师,对方称报名需要家长同意,黄女士想老师既然都说了,也没起疑心,就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了款,后其询问其他家长才得知学校并无此事,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此种诈骗往往盗用被害人亲人的微信、QQ,或者假称自己的手机在宿舍充电、手机掉水里等,直接使用陌生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发送诈骗短信。诈骗短信内会预先暗示自己不能接电话,避免家长直接和子女电话沟通,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

    制造紧张氛围,促使家长慌乱

    鄞州的邹女士被骗得有点惨,前后向骗子汇款四次,共计被骗了18万元。

    最初骗子联系的是邹女士的丈夫徐先生。那天,徐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中自称是他们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小徐,说自己的手机掉水里了,用的是同学手机,而且在上课不方便打电话。并提出:学校邀请了哈佛大学的的老师来授课,他很想去上,学费要28000元。末尾还附了一个所谓的陈老师的手机号,要求中午之前把钱打给老师。

    徐先生中午回家后把信息给妻子看了,邹女士第一反应竟然是拨打那个“儿子同学”的号码,结果无人接听。于是,邹女士又打电话给“陈老师”,这次接通了。对方自称是学校教务处的老师,说学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的老师授课,学生上完后可以拿到硕士学位。目前,已经有很多同学报名,所剩名额不多。

    邹女士一听急了,连忙向“陈老师”提供的账户转了28000元。可她刚转完款就接到了“陈老师”电话,问她怎么只打了28000元,并解释说28000只是一门课的学费,总共有三门课。

    邹女士又向对方账户转了56000元。而没多久,陈老师电话又打过来了,说还需要48000元押金。

    这时,邹女士已经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也想到找儿子核实一下。不过可惜的是,她还是想当然地给“儿子同学”号码发信息核实,结果对方冒充她儿子回信息说:是要交这么多押金,只是自己忘记说清楚了,还特别强调“我真的很想学”!

    邹女士又向之前的那个账号汇款48000元。结果,对方又打电话过来说这一笔钱没有收到,并给了邹女士另外一个账号,让她再打48000元过来。还说到到晚上,这些押金都可以退还的。邹女士仍没有怀疑,又按对方要求汇款48000元。

    当天晚上,邹女士没有收到押金退款,第二天打对方电话,却发现电话打不通了。邹女士这才打儿子电话核实,结果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此类诈骗往往打的是心理战,不法分子在向家长发送诈骗信息时,会在短息内声称“名额有限”“择优选取”“限期报名”等,诱骗家长尽快转账汇款。

    混进班级QQ群、微信群

    近日,市民兰女士到派出所报案称她正在上班,上初中的“儿子”突然发来QQ消息说自己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数学培训课程,培训费要6000元。“儿子”突然这么自觉、好学,她高兴得不得了。

    为进一步核实,兰女士还特地进儿子的班级群里问其他家长是否有交培训费这个消息。很快,一个自称某同学的家长说话了,说确实听说过,并且把要交培训费的卡号也发到了群里。兰女士一看这个家长和“儿子”发给自己的是一样的,便相信了。

    警方提示:骗子技术又升级,骗子混进QQ群,通常采用发送信息、文件、网址等方式向他人电脑或手机植入木马病毒,查看所盗的QQ账号的备注信息、聊天记录或视频来了解其人际关系、交谈方式、生活习惯等情况,冒充完儿子,又冒充家长,提高诈骗成功率。

    包装得高大上,诱使家长动心

    “爸,有一件学习上的事要和你说,我们学校邀请到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到我们学校培训,培训英语口语和数学辅导两门课程,费用是9600元,我很想报名。”日前,市民方先生在手机上和“儿子”在QQ聊天时,“儿子”跟方先生说了上述一段话,还附上了加盖“公章”的学校通知。同时,“儿子”还告知了方先生负责这次报名培训收费马主任的QQ号与手机号。

    随后,方先生联系了马主任,没多想就将钱汇给了对方,并前后共向对方汇款近2万元。汇完钱后,方先生仔细一想感觉不对,赶紧向警方报案。

    警方提示:不法分子利用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提出各种名校讲座、名师培训为诱饵,并附上了公章,不少家长不想让孩子错过机会,便一时昏了头,相信了短信内容,并被骗取了钱财。

    包装银行账号信息,消除家长疑虑

    家住鄞江的李先生不久前收到的“儿子”的短信称:“爸妈,我现在正上课不方便打电话,不过学校学习上有急事和你说。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学校要进行培训,课程有商务英语,奥数理论,论文创作,物理研讨,我想学,你们支持我吗?费用要18600元,刚刚学校已经广播叫我去把那表填了。学校专用收费账户:学校财务部中国农业银行621******* 王**”。

    李先生本来也怀疑这个短信,但一看银行的账户是写着是学校的专用账户,而且平时也经常和儿子进行短信联系,便没多想,把钱打了过去,等到晚上和儿子核实时,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骗子的“马甲”经常换,通过利用各种包装来迷惑家长的心智,家长们在转账汇款前要核清对方身份的真伪,可以查询学校网页或咨询学校老师来确认该账户是否存在。

    反诈中心揭秘骗子招数

    据市反诈中心统计,11月初以来,我市此类案件高发,受害者主要是学生家长,目前已经报警的有18起,涉案总金额120万元。同时,有些受骗家长反应比较及时,警方马上采取行动,已经冻结了骗子账户里的部分款项。

    办案民警分析了资金去向流水,发现大额汇款到达骗子指定账户后,便被快速拆分成小金额到多个账户,一级级流转,最终通过网络支付平台套现,或者通过银行卡刷卡套现。他们资金流转的速度很快,所以受害人反应不及时的话,往往警方一级级追查到最后,发现账户里的钱已经被套现。

    据办案民警介绍,骗子的主要招数是冒充初、高中在校寄宿学生,使用陌生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发送诈骗短信。而诈骗短信内会预先说明自己在上课不方便通电话、手机在宿舍充电、手机掉水里了等,暗示自已不能接电话,避免家长直接和子女电话沟通。

    骗子还会在短信中明示交培训费、资料费的事情班级老师不参与,而是由学校指定“某老师”专门负责并留下联系电话,一旦家长联系短信内的号码则会落入骗子圈套。有的诈骗短信内还声称“名额有限”“择优选取”“限期报名”等,诱骗家长尽快转账汇款。

    反诈中心:

    家长不要盲目汇钱

    务必先与孩子核实

    市反诈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孩子在外求学的市民,接到类似要钱的信息要提高警惕,必须先与子女取得联系,而接到陌生电话号码来电或发送短信,对其告知的内容和事项一定要多方核实。

    同时,日常学习生活中防范诈骗时要牢记“两问”:一是转账汇款前要问自己是否已核清对方身份的真伪;二是多反问,大家可以虚拟问题询问对方,如有对方回答不出、回答有误或者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托辞,就极有可能是骗子。

    此外,市民上网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隐私,尽量不要在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吴冬凌  徐露  李绩  任巧露  王姣芬  张超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