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陈民宪,词作家、音乐策划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阿拉村里的巧匠郞》《中华旗袍》《老墙门》(合作)等多首音乐作品获全国“群星奖”大奖,《吉祥的港湾》《蓝色的天堂》等作品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作品选登: 《吉祥的港湾》 有人说你是东渡扶桑的故乡 有人说你是海上丝路出发的地方 有人说你是爱情红蝶飞翔的家园 有人说江南秀美都汇聚在你的脸上 那神奇的普陀就在你身旁 海定波宁带给你千年的吉祥 那神奇的普陀就在你身旁 海定波宁带给你千年的吉祥 沧海变幻你依然神采飞扬 潮起潮落你总是昂首新的起航 吉祥的港湾 充满着希望 你的心情永远像大海一样浩荡 你的胸怀永远像大海一样宽广 你的目光永远向着蔚蓝的远方 尽管前一天晚上忙到深夜,第二天大清早又被几百条微信“轰炸”,年过花甲的陈民宪依然精力充沛。这两天,宁波人的朋友圈被他刷屏:前天晚上,“此心歌处”陈民宪作品音乐会在宁波大剧院唱响;昨天上午,本次音乐会的专家座谈会在江北举行。歌手、作曲家举办个人音乐会并不稀奇,但这位担任过多年市文化局和市旅游局副局长的退休老干部,竟靠着业余写词成了浙江省内第一个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词人。他是怎样走上歌词创作之路的?他为家乡宁波写的第一首“情歌”是什么?昨天下午,记者好不容易采访到了这几天忙成陀螺的宁波“网红级”词人陈民宪。 盖过房子养过猪 他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的籍贯是宁波镇海,小时候出生在上海,7岁才回到宁波。17岁又离开宁波去了大西北。大西北的大漠和戈壁开阔了我的心胸,离家多年又让我对家乡宁波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陈民宪谈吐风趣自带儒雅气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很多。 陈民宪说, 领他走上歌词创作之路的人是邻居“二哥”,“‘二哥’名叫马文川,是个业余作曲人。当年他发现我笔杆子不错,于是鼓励我写歌词。”不过,少年时期的陈民宪对歌词创作一无所知,更不会押韵,“二哥”告诉他去买本《新华字典》,按押韵的字写。从那时起,诗词的种子便在他的内心深处萌芽。 17岁那年,陈民宪从宁波八中毕业,参加了海曙区举办的文艺创作学习班,正式开始了歌词创作。他写的第一首歌词是《胸怀朝阳赴边疆》,“毛主席挥手指方向,胸怀朝阳赴边疆……”1971年9月,在驶往内蒙古的绿皮火车上,陈民宪和一车厢的宁波知青们高唱着他的这首处女作,奔赴千里之外的塞外边疆。 在屯垦戍边的七年里,他盖过房子、挖过泥、养过猪,还刨过木板,做得最久的工作是团部宣传队的专职创作员。“支边时的日子苦啊,创作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二哥’和我一直有书信交流,我创作的一首诗《我爱祖国的边疆》被他推荐到了宁波的报纸上,机缘巧合的是被宣传干事发现了。”就这样陈民宪被调到了宣传队,此后他又创作了《沙漠迁来了清泉》《美丽的边疆我的家》等作品。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陈民宪自己动手刻蜡纸、油印,发给兵团战友,这些作品就像精神食粮,慰藉着背井离乡的战友们。 当年曾是文学青年 业余时间写词歌咏宁波 年轻时,陈民宪是个文学青年。他是诗人贺敬之和郭小川的忠实粉丝,苏轼与辛弃疾也是他偏爱的词人,他笑说“当年我亲手抄写的《宋词选》可是随身带的”。这些文学大家的风格,深深地影响着陈民宪,让他得以将天地的豪情与生活的况味,全部写进了自己的歌词之中。 结束知青生涯后,陈民宪回到了故乡宁波,在文化系统工作。1994年,陈民宪写下第一首献给家乡的“情歌”——《乡音乡情》。之后这条歌咏宁波的创作之路,他一直走到现在。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300余首歌词,其中200多首与他生长的这片土地有关。在《故乡的灵桥》中,他写道:“一座桥、两座桥,五座十座一百座桥;故乡的大桥木佬佬,鼎鼎有名是灵桥……”在《找你找了这么久》中,他这样描写宁波的特色小镇:“找你找了这么久,来了就不想走,小镇的空气有点甜,我喜欢这样的时光慢悠悠……”在《我的海》中,他歌唱宁波的海:“我知道我的生命来自海,我明白我的世界在这里存在,闭上眼睛倾听海的呼吸,这一刻漂泊的心会静下来……”他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合作的《吉祥的港湾》,高度浓缩了宁波城市的历史文化特性和诗意意象,数百次的传唱,早已被很多人认作“宁波之歌”。 退休后新作频出 未来将以新视角继续写故乡 除了创作歌词,陈民宪还不忘自己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今年6月,他曾帮助热爱唱歌的货车司机孙飞群圆梦,牵线搭桥为孙飞群的歌词进行谱曲和制作;今年8月,陈民宪含泪为九寨沟震区导游写下一曲《飘扬的导游旗》,讴歌敬业的导游。作为著名策划人,陈民宪也一直致力于宁波城市形象和文化的推广。他先后为宁波国际服装节、中国象山开渔节、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等宁波大型节庆活动以及宁波城市旅游形象片《香约宁波》等担任创意策划。 在个人作品音乐会上,陈民宪动情地说:“我已经退休三年了,三年里完成了很多梦想,这场音乐会也是我的梦想之一。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为故乡讴歌,为时代讴歌,可爱的故乡宁波,我要用我一生为她抒怀,我希望自己永远像个少年,充满朝气和阳光,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这一番深情“告白”,让在座的很多宁波人泪湿衣襟。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听说记者把音乐会当天的一首《阿拉村里的巧匠郎》设置成了手机铃声,陈民宪很高兴。“几十年来,我坚持以家乡为题材创作歌曲。创作能让宁波老百姓喜欢、熟知和传唱的作品,是我的不竭动力。”他打趣说,“如果能有两三首作品,能让爷爷辈唱到孙子辈,那该多好。”记者问他未来还有什么规划,他坚定地说自己还会继续写下去。“未来会以新的视角再写家乡,会注入更多的人物和故事,还计划写情感类的歌词,亲情、友情、爱情都会去尝试。”他透露今年已经写了10首新作品,有6首已经被谱曲, “若能为这个城市留下几首好歌,我这一生也就值了”,他说。记者 庞锦燕 同行评价: 著名词作家阡寒: 他的爱深切地融进了每一首他描写家乡的歌词。他心里燃烧着一团火,他把歌词当成情人来爱,一片词心抒真情。对于一位词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 著名词作家化方:那些信手拈来的乡音俚语,无不是生活中的司空见惯,却在他的笔下变得崎岖陡峭、生动非凡、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