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此前连续报道医疗胶片浪费问题。 |
今年3月15日,本报以《电子化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为题,聚焦宁波各大医院里“去做影像检查必须买胶片”,既增加病人负担又造成浪费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此后,本报持续关注9个月,刊发5篇报道,追踪医疗胶片打印方式变革的进展,直至此事有了解法。今年10月,市卫计委发文,要求宁波各医院做好胶片收费项目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工作。12月,9家市级医院陆续推出胶片打印新政,所有放射胶片常规默认不打印,不向患者收取胶片打印费。据估算,新政实施头两天,仅2家市级三甲医院一天就能为市民省下8万元左右的医疗费。如果全市医疗机构都实行医疗胶片打印新政,一年至少能为市民省下医疗费支出超1亿元。 看个肺炎,胶片费花了100多元 一位市民的吐槽,让我们关注到胶片浪费惊人 今年3月,市民侯先生在朋友圈吐槽,说看个肺炎前后花了100多元胶片费,最后胶片买回家自己看不懂,医生也用不上,增加病人负担,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电子化时代了,去医院拍片为啥一定要买胶片?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市区各大医院,发现长久以来,医院在为患者开具影像检查收费单的时候,不管患者要不要胶片,胶片打印费都默认包含在检查费内。涉及用胶片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光、CT、磁共振等,做这些影像检查时,患者少则要买一张胶片,多的要买六七张,胶片费用20多元一张,且患者必须自费。不少患者吐槽,拿回家的胶片看不懂,放在家里成了无用却不好随便扔的垃圾。 患者掏钱买下的胶片,医生也常常用不上。因为宁波各大医院的影像科早已采用数字化读片方式,医学影像检查的胶片基本上只供患者自己保留用。 记者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医用胶片污染环境且产生的费用惊人,仅宁波一家三甲医院一年胶片费用就有2000万元,保守估计,全市一年产生胶片费用达2亿元。传统医用胶片是银盐胶片,其生产和使用还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放眼全国,医用胶片的消耗量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我国使用了近8亿张胶片,产生近150亿元的医疗费用。 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呼吁 主管部门宣布将推出改革新政 3月15日,本报刊发报道《电子化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引起不少市民的共鸣。今年初召开的全市“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聚焦医疗胶片浪费问题,建议以“互联网+医学影像”模式替代传统的“塑料袋+医用胶片”模式。 本报的报道刊发后,宁波市卫计委高度重视,几天后通过本报回应,承诺将尽快试点对市级医院的系统软件进行改造,将胶片打印收费和CT检查收费项目分列,让市民在打印胶片上拥有选择权。待市级医院的改造运行成熟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医院。 此后,本报持续关注胶片打印改革的进展。但过去了半年多,记者走访市区一些大型医院了解到,医疗胶片打印的改革进展甚微。 10月11日,本报以《半年过去了,推进医疗胶片电子化工作进展甚微》为题,再次报道医疗胶片浪费的情况,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推动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地。 10月下旬,市卫计委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要求做好胶片收费项目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级医院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改造,胶片打印收费项目和影像类检查收费项目分项选择,在默认的情况下,胶片收费项目系统不做选择。仅在“医生认为必要”和“患者有打印要求”的情况下,系统提供选择操作。同时,医院还要提供胶片补打服务,胶片补打的费用不变。 胶片打印收费方式改革终于落地 所有市级医院放射胶片常规默认不打印 这之后,本报持续关注全市各医院的改革举措推进情况。 今年12月10日,北仑区人民医院响应市卫计委的通知,首推胶片打印新政,所有放射胶片常规默认不打印,不向患者收取胶片打印费。本报及时报道了北仑区人民医院这一举措。经过医院测算,此举一年可为该院患者省下五六百万元医疗费用。 12月下旬,胶片打印收费方式改革举措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市一院、市二院、市妇儿医院、宁大附院、李惠利医院、市中医院等在内的所有9家市级医院,都陆续实行胶片打印新政,常规默认放射胶片不打印,不向患者收取胶片打印费。 此项新政推行后,各大医院里人手一个医疗胶片袋的景象一去不返。新政实施头两天,市一院、市二院都只有5%左右的患者选择交费打印胶片保存。据统计,仅这两家医院,每天就能为患者省下8万元左右的胶片打印费。 至此,本报持续关注9个月的医疗胶片浪费问题终于有了解法:去医院拍片后要不要打印胶片,患者终于有了自主选择权! 为让患者省事,医院也煞费苦心 此项新政将向我市所有医疗机构推广 此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改变了多年来医疗胶片打印的惯例,因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推进起来并不容易。 “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去做!” 市卫计委负责推动此次改革措施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让他们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测算:按最保守的方法估算,此项改革政策实施以后,就算只有一半的患者不想保留胶片,也能为全市老百姓省下1亿元的医疗费用。 看似简单的一项胶片打印费用和检查费分列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并不简单,需要诸多流程设计和信息系统的改造。 市第一医院主持项目改造的党委书记陈晓敏告诉记者,接到市卫计委有关实施胶片打印新政的通知后,医院召开了多次协调会。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常规默认胶片不打印后,如果患者事后要求补打胶片,如何设计对患者来说较简便的流程?二是如果患者需要电子化的影像检查资料,如何让患者能轻松获取,而又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虽然我们要求临床医生在开具影像检查的时候,征询患者的意见,是否需要打印胶片保存,但不排除还是会有患者事后要求补打胶片。”陈晓敏介绍,最后医院制定了最简便的补打胶片流程,让患者不用再花挂号费,凭就诊卡和影像检查报告单直接到收费窗口补胶片费;还和中国电信合作推出云存储服务,让患者可以免费获取影像检查的所有电子化资料。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9家市级医院全面实行胶片打印新政后,这项普惠于民的胶片打印新政下一步将逐步向县、区级医院乃至全市医疗机构推广,让更多的市民在看病时能省钱。记者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