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跑改办”)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市本级合计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413项,占相关部门办事事项总数的87.5%;区县(市)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平均约801项,占比达84.2%。 从今天起连续3天,记者根据从市“跑改办”、市审管办、市委市政府电子政务办等多家部门获取的一手信息,为市民公布年末改革“礼包”。其中,今天公布我市将可按“一件事情”标准办理的111项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办理事项;明天公布“民生事务一本通”,把事关市民“一生”所需办理的各项“民生事务”一一罗列出来;后天公布实现“全城通办”的378项事项。 111项“一件事情”将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提交申请仅4天后,象山的陈先生就收到了快递送来的开办民宿所需全部三本证照。在这次审批中,象山县行政服务中心把开办民宿认定为“一件事情”,全过程只须“跑一次”。而此前,同样开办一家民宿,当事人要跑5个窗口、排5次队、填5张表,至少需要40个工作日才能办成。 那什么是“一件事情”呢?市“跑改办”相关负责人这样举例:办理社保卡挂失是一个事项,开办民宿、不动产登记、社保转移都是“一件事情”。“简单来说,‘一件事情’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办理环节。” 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从群众和企业角度出发,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事项予以整合,从群众和企业角度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一件事情”,构建环节更少、流程优化、部门协同、方便快捷的政务办事体系。 其中,市本级按照“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联合审批模式,在区县(市)试点基础上,已梳理出111项“一件事情”,其中商事登记领域已形成36个“一事联办”标准和操作规程;各区县(市)“一件事情”梳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慈溪市梳理界定了包括餐饮企业、超市、药品零售店等常见性市场主体审批“一件事情”50项,涉及18个部门,办理“一件事情”58件,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平均精简办事材料30%以上,提速20%以上。 259项“民生事务”事关市民“一生” 自今年7月以来,市审管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公积金中心,以及海曙、江北、鄞州、镇海区审管办等10余家单位,从与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民生领域事项着手,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梳理整合相关事项,积极简化办事程序、材料,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宁波市民生事务一本通》索引版于10月1日正式发布,成为方便市民办理各类民生事务的又一便捷途径。 “民生事务一本通”以市民办事需求为导向,以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为视角,将原来分散在各级各部门五个阶段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共分“我出生了、我上学了、我工作了、我结婚了、我退休了”等五个板块,包含人社、民政、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10余个部门的259项事项。 目前,“民生事务一本通”索引版已在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及村社便民服务中心向市民免费发放。市民也可在“宁波市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和市六区政府网站,浏览查阅所有事项办理指南。 378项审批事项可以“全城通办” 目前,我市已先后公布2批378项“全城通办”事项,涉及33个部门,占我市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1/3以上。 全城通办打破原有的属地受理、属地办理单一办事路径,重新搭建市县两级通办、区县(市)通办和全域通办三种办事路径,企业群众可根据自身和办理事项实际,就近就便选择办理地点。 市县两级通办是指市本级和区县(市)实现纵向跨层级的无差异受理或办理,目前已有161个审批事项实现市县两级通办。其中,市公安局的居民身份证换领、补办等多个事项还延伸至乡镇(街道),实现市、县、乡镇(街道)三个层级通办。 区县(市)通办是指区县(市)横向之间实现跨区域代为受理或办理,目前已有22个事项实现通办。 全域通办是指市本级和区县(市)之间打破层级、区域限制,可纵横、上下实现互相代为受理或办理,目前已实现195个事项的通办。 以实现全域通办的社保卡挂失、申领业务办理为例,户籍在慈溪的李女士在市第一医院就医时不慎遗失了社保卡,她原以为要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结果通过咨询12333得知社保卡挂失补卡可全城通办,最近的办理点就在医院对面的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半小时后李女士便完成全部手续,领到新卡并继续就医,新的政策让她既没有贻误治疗,更不用大老远往返慈溪来回跑。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詹婷 徐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