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勇 1997年我所工作的一家建材企业倒闭,我成了下岗工人。 下岗后,经熟人介绍我来到了今宁波“东方商厦”,以前叫“长发商厦”工作。我所从事的工作,每天中午有两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我每天中午在商厦食堂吃完饭,就直奔离商厦约200米的市新华书店。在书店的一至四楼,只要有自己喜欢的书,我一般都会翻阅。书店成了我的阅览室。 那时工作在商厦的针织部,自然会看一些与针织有关的书籍。在针织部,因接触羊毛衫、羊绒衫较多,大多数顾客又很难区分两者,我就结合实际写了篇《羊绒衫与羊毛衫有何区别》的文章,投寄给晚报。记得那时稿件是用稿纸写好,装入信封,去邮局投寄,不像现在,在电脑上鼠标一点就可发到报社邮箱。大约三星期后,这篇文章就刊登在了当时晚报的“美化生活”版。 第二天上班,同事说,小王你写的《羊绒衫与羊毛衫有何区别》晚报登出来了,写得挺好。人要听好话,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演出》,写的是学校的一次演出,投寄给晚报,二十多天后文章在晚报“三江月”副刊登了出来。 因当时我在商厦是临时工,觉得没有“安全感”,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小时候,我经常看我妈给别人裁衣服、帮我们做衣服,或许是耳濡目染的原因,我对服装特感兴趣。中午休息时间我在新华书店也会看一些服装方面的书籍,后来干脆白天上班,晚上到服装学校进修,之后又任教于学校的培训部。校长曾跟我说,你是我们学校二十多年来唯一一个留校任教的学生。当时觉得自己很幸运。 任教期间,我深知自己教书是“半路出家”,所以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高兴的是付出跟收获成正比,从刚任教时的初级班老师,到后来的高级班老师,不仅教高级工艺,还教服装结构设计,还考取了国家服装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教育的同时,我还写了几篇服装研究方面的文章,发表于全国性的服装刊物。 2011年,我去族人、原江北教委王勉善老师家,王老师捧出了我们的族谱,通过他我联系上了在京的族人——原兵工部高级工程师王勤谟、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等,这些族人都年事已高,在跟他们的交往中,他们一直鼓励我,“要多写写自己的家族史,多宣传自己的家乡慈城”。受他们的影响,我于2012年3月向晚报“人文·地理”版,投寄了《慈城黄山的新旗杆门头》一文,说真的,因疏于练笔,自己对所投文章能不能发表没有信心。7月正在江苏出差的我,接到了晚报编辑打来的电话,说我的文章将于该周末在晚报刊登,让我高兴了好一阵。 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写了近20篇宣传家乡或与家族有关的文章,发表于晚报,文章也相继被“光明网”、“凤凰网”、“中国科学院”等各大网站转载。后来,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的族人与我联系,咨询老家之事,或要来老家寻根,可见晚报影响力之大、之广。 从1997年在晚报发表第一篇文章至今,我与晚报结缘已有二十年。十分感谢晚报的每位编辑老师对我所发文章的修改润色,愿晚报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