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总书记之问引出红色传奇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宁波党员掀起学习张人亚热潮,他们认为——

张人亚身上集中体现了“红船精神”

    1932年12月23日,“第一部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在从江西瑞金前往福建长汀检查工作的途中病逝。

    85年后的今天,我们未曾忘记革命先驱的事迹和精神。

    尤其是这段日子以来,在位于张人亚家乡北仑霞浦街道的“张人亚党章学堂”,前来参观、瞻仰的党员络绎不绝。

    本报曾邀请党史专家学者提炼张人亚的精神。“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勇于担当”等精神的提炼,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谋而合。

    那么,在广大基层党员心目中,张人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当这些词从党员们口中说出,不禁让人感慨:张人亚身上闪耀的精神,和以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红船精神”竟如此惊人地相似。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入党  他身上闪耀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退休在家多年的老党员庄建国说,张人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入党,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仅需要进步的思想支撑,也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从他父亲十分谨慎地帮他保管党的珍贵文物就能看出。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下,家中若是有个共产党员,稍有不慎,很有可能牵连到全家人。”

    在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的施建桥看来,张人亚身上体现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所有党员共同精神品质的缩影,“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人亚这样‘敢为天下先’的党员,能够坚守理想信念,并在之后的峥嵘岁月中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浙江万里学院大四学生姚梦露跟施建桥有着类似的想法,“身边有很多年轻人选择创业,这同样需要我们秉承先人开天辟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距离张人亚病逝已经过去85年,令人欣慰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张人亚的精神仍然散发着勃勃生机,给予新一代的党员丰富的营养。

    在革命低潮时期出任芜湖中心县委书记  他身上闪耀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尽管资本家百般阻挠,仍坚持带领上海金银业工人罢工,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仍坚持将党的珍贵文献交到父亲手中代为保管;

    顶住国民党当局的围剿、叛徒的出卖以及大水围城的天灾带来的重重压力,出任安徽芜湖中心县委书记,重建党组织;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工作,短短半年组织出版20多本红色书籍……

    “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张人亚身上有股百折不挠的劲。”在宁波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85后”余竹由衷地感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好好学习。”

    “张人亚的革命生涯并不算长,也就十来年,其间他换了许多工作岗位,很多时候都是临危受命,但他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着实令人佩服。”在宁波一家国企担任部门经理的朱斌感慨,自己入职十五年,深感拼劲早已不在。对比张人亚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充满激情,对自己很有触动。

    为了革命事业宁可放弃个人幸福  他身上闪耀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随着媒体采访的不断深入,人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张人亚的生平和革命事迹。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张人亚在写给家人的书信中提到,妻子过世后,他不会考虑再婚,也不再考虑子嗣的问题,要将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上。

    看到这一段,在宁波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徐欢鼻尖不由一酸。她说,即便在如今,“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仍不时被提及,更何况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张人亚做出这样的决定,足以见其奉献精神之坚定。”

    这样的奉献精神同样体现在张人亚革命生涯的很多细节中。

    1927年夏天,张人亚任《平民日报》发行所负责人,当国民党来查封报社时,他让大家撤离,却让胞弟张静茂留守,结果张静茂被捕,几经营救才获释。“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背负极大的道德压力的。”朱斌说,由此可见,在张人亚的心中,只要是为公家的事、为百姓的事,自己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事实也证明,张人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仅放弃了个人幸福和家人利益,最终还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用生命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这正是张人亚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徐欢说。

    记者 石承承 杨静雅 实习生 姚青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