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任驻村农指员结对10年

昔日破旧的村庄 如今大变样

六任指导员合照 (前排左起为蔡锦宇、周祥苗、鲍紫怀,后排左起为王翔、陈晓岚、叶书华)。
现任农村指导员王翔与村民一起查看三叶青长势。

    “小王,你回来了,我们还等着你给我家的红米找销路呢。”

    “祥苗,来来来,进我家来坐坐。”

    前天上午10点,当蔡锦宇、周祥苗、鲍紫怀、王翔、陈晓岚、叶书华等结队出现在宁海县桑洲镇下洋周村时,不少村民看到他们后都迎了上来,热情地打着招呼,就像看到自家人一样。

    他们都是宁波原水集团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过去的10年里,先后担任桑洲镇镇长助理和下洋周村农村工作指导员。

    在六任农指员的努力和宁波原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下洋周村10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前天,当他们相约出现在村里时,村民们说,感谢他们对下洋周村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六任驻村农指员结对10年

    2008年,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宁波原水集团与宁海县桑洲镇下洋周村结对,开展驻村定点帮扶指导工作。10年来,他们共派出帮扶干部6名,先后担任桑洲镇镇长助理和下洋周村农村工作指导员。

    宁波原水集团董事长王文成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安排,将农指员选派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专门召开会议提前部署,明确职能部门,落实相应经费,研究讨论拟定人选,严格履行责任。同时,坚持“德才兼备,选强派能”的原则,严格制定农指员的选派条件和程序,通过干部自愿报名“海选”、沟通酝酿初步人选、组织考察和党组织讨论最终人选的方式,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配强,从中选拔出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甘于奉献又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年轻干部担任农指员。

    “每派出一名驻村指导员,我们都会嘱咐他们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重要的历练,不能敷衍了事,要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这么多年来,六任驻村指导员没有辜负期望,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前天上午,宁波原水集团纪委书记徐仁权说。

    村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说起六任指导员的故事,下洋周村村委会主任周衍长说:“他们都是干事的人,帮村里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亲戚一样。亲戚要经常走动,乡亲们都盼望他们常回来看看。”

    据下洋周村党支部书记周秋长介绍,下洋周村有2000多人,位于山区,没有工业企业,村民全凭种田和外出打工谋生,经济基础薄弱,通村公路、生活用水、居住条件等基础配套设施较为薄弱。

    宁波原水集团第一任农指员鲍紫怀说,他刚来时,村里没有公路,连像样的公厕也没有,村民还没有用上自来水。但是现在,村里已经大变样,看到这些,他感到十分高兴。

    记者了解到,宁波原水集团派出的历任农指员高度重视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为重要抓手予以推进。10年来,宁波原水集团通过自筹和协调争取相关资金补助的方式,累计投入下洋周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600余万元,建成山塘水库、通村道路、村操场等一批基础设施,

    农指员还奔走各方,协助配合村镇开展机耕路新建、全村道路硬化、污水管道改造、村民饮用水入户、村公厕改造、路灯亮化、山塘水库改造等民生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

    此外,经几任农指员共同努力,2014年争取到50余万元资金修建了可容纳106人居住的桑洲镇养老院。该养老院于201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入住老人80余人,配有活动中心和医护室等设施,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场所。随着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生根”,村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逐步转变结对帮扶模式

    农指员立足下洋周村具体实际,积极主动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可行性的帮扶项目,逐步将结对帮扶模式从单一的外部“输血”转化为外部“输血”加自我“造血”相结合,不断深挖下洋周村的自我发展潜力。先后指导和带领村民引进种植早茶、黑米等,培养高质量农产品。发动村民利用山区现有资源,租赁上洋村20亩山地用于珍稀苗木种植,筹资30万元发展林下珍贵药材种植,全力推进白面寺古道等旅游休闲古道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村级总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为接下来实现下洋周村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农村指导员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职责是要帮助所在村实现脱贫致富。为此,历任农指员将村民增收作为自己主攻方向,通过牵线搭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竭尽所能地帮助村民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据统计,近10年来已累计为村民推销农副产品逾10万元。特别是宁波原水集团本着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体现人文关怀。自结对以来,集团累计提供帮扶资金100余万元,捐助困难学生40余人次,慰问农户130余户。在台风、雪灾等重大灾害期间,集团党员干部带头对受灾村民进行捐款、捐物。结合“七一”、春节、重阳等节日,组织“亲水使者”志愿者去看望村中老人,把关爱送到村民心坎上。

    “宁波原水集团帮扶结对的10年,是下洋周村发展的黄金10年。”采访中,下洋周村的村干部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为村民的农产品找销路

    “虽然我只做了一年指导员,但已经把下洋周村当成了第二故乡,期望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没事的时候,我们会常回来看看的。”六任农指员中的唯一女性陈晓岚说。

    分别时,现任驻村指导员王翔等人到村里三户贫困户家中,把他们家中的胭脂米(红米)和黑米拉走了几百斤,“下洋周村是桑洲胭脂红米的主产区,下洋周产的胭脂红米营养好,质量佳,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少村民家中的米却卖不出去。我们几个指导员每年都在想办法帮他们推销米,尽可能地帮助村民增收。”王翔说。

    记者看到,这些米颗粒饱满。一名村干部说,今年因为风调雨顺,村民家中积压了很多米没有卖出去,非常感谢这些指导员伸出援助之手。

    王翔说,他们正在想办法把村民家中积压的米卖出去,如果读者有需要,请和他联系。 联系电话:18969810558。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梁莎莎 王翔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