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溪巡特警街面巡逻。通讯员供图 |
信息化 回顾 “互联网+政务服务” 给办事群众带来便捷 2017年,宁波市公安局“云上公安”专班“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组牢牢抓住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和深化公安改革的有利时机,紧紧把握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省公安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实施机遇,创新公安业务工作运行机制和数据驱动的智能应用模式,推出了“宁波公安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该平台从大数据应用的拓展性需求出发,打通警种之间、上下之间、内外网之间的数据壁垒,以“PC端、移动手机端、自助服务端、办事窗口端”的“四端”办事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努力实现社会群众和企业到公安机关办事的“对外跑”与基层民警到机关办事的“对内跑”协同推进、统筹提升。 张俊:“阿拉警察”APP 2017年,我们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9月底,我们在互联网端制作上线了“阿拉警察”APP1.0版,这个APP涵盖了51项公安办事服务功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截至12月25日,“阿拉警察”下载量达60.9万,注册用户已达56.2万。 “阿拉警察”APP的功能完善工作一直在进行中,2.0版新增58项公安办事事项,设置了三个用户等级,引入了积分及抽奖体系,相信可以带给市民更多有趣的体验。此外,我们还增设了县级公安服务模块,打造市县联动的服务体系,让宁波各地的市民都可以通过手机获得便捷的公安办事服务。同时,“阿拉警察”APP还可实现证照电子化应用,用户通过实名认证,并经过相关证照的信息验证后,“阿拉警察”APP将为其生成身份证、居住证、电动车备案信息等的电子证照,电子证照以加密二维码形式展示。使用“阿拉警察”APP扫码功能,可识别相应的二维码,读取对应的证件信息,以此作为证件核验方式的重要补充,助力宁波无证件城市建设。 服务 回顾 公安户政部门服务更优 2017年,宁波公安户证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三项制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提出“让窗口更亮,让服务更优,让群众更满意”的口号,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实”字做文章,改进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理念,从创新“四大模式”、优化“四大模块”着手,精准服务、精细服务,形成了“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统一办”“机关办”的服务格局,在居民身份证服务工作中不断打造公安机关“最多跑一次”改革新亮点,真正地将这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潘全:让异地群众感受“家的亲切与温暖” 记得2016年3月21日,《警周刊》曾对海曙公安分局户证中心成功受理的第一例江西籍居民熊女士异地换领居民身份证业务进行了报道。一年多来,我市132个派出所(含户证中心)户籍窗口全部开展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业务。2017年,全市共受理身份证数量487391张,其中跨省异地发证数量75751张,省内异地受理证件数量15936张,挂失申报证件数量114716张,收到群众捡拾量19张,发还群众证件9张。 2017年,全市公安户证部门在升级服务上动足脑筋,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摆摊设点等途径,以及散发宣传资料、解答展出挂图、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与群众交流互动,耐心为群众解答各类异地户口办证问题。印发《省外人员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须知》,制作宣传动画片,将相关办理范围、政策法规形象化、通俗化,便于外地群众理解。全市各户证窗口在原先户籍咨询热线电话的基础上,增加了异地办证咨询服务专线,全力为异乡群众办理证件、排忧解难。并采取错时服务、电话预约、就近办理等方式,避免出现拥挤和长时间等待现象。宁波公安户证窗口认真着力推进公安部“三项制度”建设,创新“最多跑一次”改革,竭力工作,竭诚服务,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五百万在甬异乡群众从异地办证这项民生工程中真正感受到“家的亲切与温暖”。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胡佳晓 冯罗鑫 黄军 罗江丽 吴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