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户证窗口民警指导市民填写办证信息。通讯员供图 |
 |
胡朝霞和贫困山区孩子在一起。通讯员供图 |
消防 回顾 遏制电动车火灾的“宁波样本”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环保等特点,已成为城乡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起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逐年上升。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宁波全市电动自行车火灾占火灾总数的15.6%,死亡人数占到了火灾死亡总人数的25%。 2017年,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全力推动电动车规范管理及云智能充电系统落地生根,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亡人事故多发易发势头,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宁波样本”。消防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综合体、居住小区、群租房、城中村等五类场所为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工作重点,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大力推动企业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和智能充电设施,形成 “上班-充电-下班”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7.5万个,电动车火灾事故减少了35%,未发生一起因电动自行车火灾引发的亡人事故。 林辉:智能充电桩“能装尽装、不留死角” 智能充电桩在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会自动断电,已成为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安全阀”。按照“能装尽装、不留死角”和“零接触、硬隔离”的原则,我们以减少违规入户充电行为的目标,重点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综合体、居住小区、群租房、城中村等五类场所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并推广安装云智能充电系统。 云智能充电系统具有防过流、防短路、防漏电、防雷、防过充、限流、故障自动断电等功能,能够实时监控充电电流,当发生过流、短路、漏电、过充等火灾隐患时自动断电。系统及时采集、整理、统计电动自行车真实充电数据,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分析筛选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为监管部门提供险情分布热力图,为用户推送异常警示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及时维修,排除险情。同时,操作便捷、充电方式多样化,支持投币、刷卡、APP付款等多种充电方式。 今年,我们将督促推动相关单位大力建设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和智能充电设施,引导广大员工、居民主动到指定点位集中充电,形成“上班充满电、回家不充电”的良好循环。同时,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等技术手段,将APP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分析与智慧消防进行对接,助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群众生活品质,让城市更加聪明,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十九大安保 回顾 聚焦十九大,全警发动不遗余力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市公安民警“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树立最高标准,落实最严要求,凝聚最强大攻坚合力,圆满完成了十九大安保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孙福忠:打击有力,管理创新,共赢提升安全感 十九大安保期间,我们治安管理大队紧紧围绕“三个不发生”目标,夯实基础、补齐短板、顶格管控,一手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民众利益,一手叠加“互联网”,做细基层基础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九大安保工作。 打击方面,我们持续深化“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相继组织开展“寒春”和打击整治跨境网络赌博犯罪“断链”等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421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基层基础工作管理的信息化,我们新增了旅馆业无身份证入住系统、创新研发了管理流动人口的“流管通”、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警务室……十九大安保期间,治安管理大队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人、事、物”的管理工作越做越精、越做越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为治安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2018年,我们将继续立足民生,进一步加强线索搜集、研判能力,创新打击思路,让打击更深入、更精确、更广泛。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研发升级这些系统,借力互联网强化管控能力,提升管理效率,便民利民,警民双方共赢,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面孔 回顾 做一名警察是我最大的幸运 2017年,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代表,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党的十九大,带去了政法干警的基层声音,以及关爱贫困儿童、关注青少年德育教育等相关建议,并将浙江“最多跑一次”的经验分享给了全国。回到宁波后,我又有幸受邀参与各类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讲述自己在十九大期间的感受和体会,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在京期间的参会见闻和履职情况。能够成为一名基层民警,是我最大的荣幸;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守护一方安宁、服务一方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胡朝霞: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治理需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出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这是我聆听总书记报告时最深的感受。 社会治理需要凝心聚力,我们公安民警长期和老百姓打交道,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是大家在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大家一定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岗位,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贯彻落实到底,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无论是在110指挥中心、交警大队车管所,还是我现在工作的出入境管理大队,从警以来,我都用真心、真情、真诚去面对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把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公安局北仑分局秉持“最多跑一次”理念,在窗口服务岗位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四全”服务法,实现了窗口服务的机制创新和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2018年,我们将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本职工作中,融入到“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全身心、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除了要把“幸福感”带给前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我还要把这份幸福感传递到遥远的贵州,给那里的孩子带去物质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党的关怀和鼓励下茁壮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调解 回顾 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7年11月,市公安局决定依托鄞州分局东柳派出所“老潘警调工作室”的调解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手段,深入推进“老潘警调工作室”警调衔接机制升级建设,工作试点建设正式启动。 薛伟:用“互联网+警调衔接”创新“枫桥经验” 2017年非常忙碌,但最让我觉得欣慰的事情,是我们所里的“老潘工作室”将由“东柳模式”创新推广到“互联网+警调衔接”的全市共同运作模式。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中央提出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我们所的警调衔接工作知名品牌“老潘警调工作室”也展现了新气象,有了全新的警调衔接机制模式。 这个新模式是将“老潘警调工作室”作为“旗舰店”,对鄞州原有的23个警调衔接工作室进行升级,让其成为“加盟店”,盘活鄞州70余名调解员资源,打造传统调解和科技优势相结合的警调衔接机制。全区调解专家在“坐堂问诊”基础上,大力推广“滴滴式”的“巡回调解”。通过线上线下一体运作,不仅处理本辖区内的案(事)件,还负责全区“加盟店”的疑难案(事)件合力调处。群众通过预约,在任何一个调解室都能得到调解专家的远程调解,让最优的调解资源触手可及,真正做到“群众点一点,调解就跟进”。上月3日就有两起重大纠纷的受害者通过这种模式预约“老潘”到现场进行调解,效果很不错。 2018年,市公安局鄞州分局还将推出“老潘警调工作室”警调衔接机制升级版,在“阿拉警察”客户端、鄞州公安门户网设立平台,新的警调衔接机制将采用“实体+网店”的方式,打通调解“最后一公里”。我相信,利用信息平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复合优势,形成大面积、规模化、普遍性的警调衔接工作格局,能够赋予以“老潘工作室”为代表的警调衔接机制新内涵和生命力,真正做到调解工作下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