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北三和嘉园推出“亲情停车”

子女看望父母 每月享受8次免费停车

三和嘉园改造后的停车位焕然一新。记者 吴震宁 摄

    小区里停车位重新改造后,让不少有车的居民都感受到了便利,可是如何让小区里的无车老人也能从中有所“获益”呢?新年伊始,江北区庄桥街道三和嘉园小区推出“子女回家看父母,每月可享受8次免费停车”的新举措,这种“亲情停车”模式,既解决了这一问题,还鼓励子女常回家看望老人,营造了小区尊老爱老的氛围。

    “亲情停车”举措获居民点赞

    “这可太好了,小区业委会考虑得太周到了。”元旦那天,家住三和嘉园29幢的72岁钟永照老太太笑呵呵地说,“小区里的停车新规今天刚开始实施,女儿来看我正好享受到这份新的‘福利’,真是新年新气象,全家乐融融。”

    钟老太的女儿杨女士告诉记者,今后她每次来都不用再顾及待的时间太长了,可以吃完饭帮母亲多做些家务再离开。“小区的这项停车新规事情虽小,但让大家都感到很温暖、很人性化。”

    钟老太母女口中这项小区里的停车新规,指的就是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三和嘉园机动车停车管理规定》,在该规定中,有一条内容是“亲情停车”:“按时缴纳物业综合管理服务费和物业公共维修费,且未办理包月停车的业主,每套房每月享受8次(每次不超过24小时)免费停车,享受免费停车的车辆须凭车辆行驶证、户籍证提前进行登记,每户最多可登记一辆车。”

    钟老太家有一儿一女,相对来说女儿来得更多,所以她家登记的就是杨女士的车牌。

    目前,像钟老太这样享受到这份“福利”的小区居民共有36户。虽然还有不少居民目前不需要享受这份“福利”,但他们也纷纷为这项新规点赞,刚刚退休的居民王大伯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小区停车新规既兼顾了无车老人的感受,还鼓励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多孝敬老人,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很在理,很有爱啊!”

    业主一条意见引出停车新规

    说起想出这种“亲情停车”模式的起因,该小区业委会主任熊佩娜表示,那得从去年5月小区开始海绵工程改造时说起。在这项改造工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涉及小区停车问题的,当时业委会广泛征集业主的意见。有一位业主提出,小区里现在老人较多,而这些老人的子女要经常开车前来探望,这个群体的利益也应有所照顾。

    于是,由小区业委会牵头进行停车改革,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收集各方意见,多次讨论,《三和嘉园机动车停车管理规定》最终出炉,在这份规定中,包括了“亲情停车”这一内容。

    目前,小区海绵工程改造接近尾声,其中停车位已基本改造完毕,不仅为小区增加了100多个停车位,还安装了带车辆自动识别功能的道闸系统。今年元旦起,停车系统正式启用。

    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

    “三和嘉园有上千户居民,不算临时停车,光包月车辆就有700多辆,小区停车位现在还是蛮紧张的。以前因为管理不严格,还有外来车辆来蹭车位。自从道闸系统启用后,在保障小区业主停车需求的同时,还让保安摆脱了拦车收费,以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上班族一般周末来看望父母,每个月有4个周末,合计8天;小区停车每天最高收费是5元,加起来跟包月车辆50元的收费比较接近。”三和嘉园所在的广庭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庆恩告诉记者,每月免费8次停车就是这样算出来的,“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了让这些来看望老人的车辆能方便进出小区,社区当时找来了道闸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特意将36户享受“亲情停车”的居民登记的车辆信息在系统里做了特殊处理。“来调试系统的技术人员都说,系统里原来确实设置了特权车辆这么一项识别权限,但像这种专门为来小区看望父母的子女特设的免费权限还从来没遇到过。”谢庆恩说。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谢斌 沈草丽

    ■快评

    亲情停车,小创新能促进大文明

    子女回家看父母每月可享受8次免费停车的“亲情停车”,可别小瞧了它——现在家庭轿车已经普及,就算与父母家离得不算远,双休日带着老婆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去看父母,不开车还真不方便;到了小区转来转去找不到停车位,临时停在外面马路一不小心还可能吃罚单,影响心情不说,下次再来或多或少会增添些许“心理障碍”。亲情免费停车就解决了这一不大不小的难题,让那些原本在“双休日要不要去看父母”这一问题上摇摆不定的子女们,欣然开车前往——瞧瞧,多棒的促进孝道小创新!

    倡导孝道文化,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侧重于呼吁,“常回家看看”就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提醒,而推出类似“亲情停车”这种实实在在小创新的,却并不多见。其实,倡导“常回家看看”还可以有多种创新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从事服务行业、家在外地的城市打工族来说,国庆、春节正是工作最为繁忙的时节,连回家过年都保证不了,常回家看看更是一种奢望。曾有一些颇有人情味的企业,花小钱办“大事”,推出出资让员工父母进城“逆向过节”的小创新,一举多得。

    当然,亲情停车、“逆向过节”这类小创新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给享受者带来多少经济上的实惠,而在于这种充满善意与诚心的“实用型创新“,能在解决部分现实问题的同时,唤醒更多的子女们心底敬老尊老的良知,并触发更多的人关注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只有践行孝道以及关注这类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相关各方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相关问题也才能更快地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这就是小创新促进大文明的“实现路径”。

    推而广之,许多文明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尝试,也同样能起到积小善而成大德的作用。无论是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余姚的道德银行,还是鄞州区集展示、体验、参与于一体的全国首创公益慈善综合体善园,这些小创新无不彰显了大情怀,在特定的领域以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功用,创设了文明行为准则的“风向标”,成为文明进步的“加速器”。

    可见,在倡导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除了热情与爱心,更需要智慧与创新。亲情停车之类的小创新越多,文明的步伐就越能被你我更直观地感知。胡晓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