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 羽 如果要在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迄今为止完成的近百部作品中挑出一部“最难写”的,那肯定是《解忧杂货店》了。它结构精巧,线索繁复,是相当独特的一部小说:非推理,带有心灵鸡汤般的寓意,具备奇幻元素,由多个完全可独立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最终融合成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图。 影片在将几个发生于日本的人生故事进行“中国化”的改编过程中,基本没出现什么硬伤。虽然鉴于电影有限的篇幅,舍弃了原著里那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的故事,但所保留下来的三个故事完成度极高。每个片中人物都和一家矗立在僻静街角的杂货店有关。任何人只要将写下自己烦恼的信件投进店前卷帘门外的信箱中,第二天,就会拿到店里那位解忧老爷爷给你的回信。而多年以后,三个少年小波、彤彤和阿杰在深夜闯空门时,偶然走进了这家荒弃多年的杂货店,并在无意中开启时光通道,从而接到了一封封烦恼来信。他们也开始给那些人回信,由此神奇地连接起了过去和现在。 三个少年原本是无意理会这种发现自陈年旧店里的莫名信件的,但孩子的好奇心和本性中助人解困的善良让他们开启了信封:署名为“小城音乐人”的年轻人在北京打拼,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后,开始踌躇于自己是该回去子承父业还是继续坚持音乐梦想。影片讲述第二封信时,时光倒转。那时,杂货店老爷爷还正常开业着。一个叫浩博的少年对父母失望之极,不愿意跟随他们为躲债而外逃。老爷爷回信告诉他:家人对你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浩博却因年幼任性,没有听从良言。第三个故事又回到了当下,小波他们接到了一个女孩的信。在夜总会陪笑卖唱的女孩晴美向老爷爷陈述自己的现状,而信件穿越时光通道到了三个少年手中。他们告诉晴美:未来社会依赖科技和知识,不管将来做什么,首先应该去学习。于是晴美重新走进学校,之后从事地产投资,开了自己的公司。 如果说,电影仅仅讲述这样三个故事的话,那只能算是平庸的作品。该片最具光彩的地方在于:它有一种家常的、平和的温暖,这种温暖又具有传递的力量。故事中的人物,包括贯穿全片的三少年,都是能影响彼此命运的人。电影中的很多细节耐人寻味,匠心别具。比如一开始小波绑住的那个富婆,其实就是晴美。小波三人从“彩虹之家”福利院跑出来,因对晴美有误解,从而导致了影片开头的那一幕。而歌手秦朗曾在福利院为小朋友演唱。火灾中,他为了救别人而丧生。被救的那个小女孩凭借演唱秦朗创作的歌曲而成名——秦朗的音乐梦想最终在她身上得到实现。还有浩博,是“彩虹之家”的温暖照顾让他能拥有快乐童年,还实现了成为画家的理想。连那个杂货店老爷爷,看似终身未娶,无儿无女,其实也和那家福利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个小圆环,环环相套,巧妙结合,才成就了这部治愈系的电影。 全片最令我动容的是成龙饰演的老爷爷。一定会有很多人以为,他是年纪大了没事干,才想通过给人家写信来消磨时间。其实不然,老爷爷是真的关心那些烦恼之人的命运,由衷祝愿他们能过得好。老爷爷也从未把自己当救世主,他希望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力所能及地给予那些迷茫的人一些鼓励与支持。他明白:“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收信人并不一定都按他的建议去做,比如片中的浩博,就和老爷爷的建议背道而驰了。然而即便如此,那些回信仍有意义。因为在那些写信的人感到孤独和彷徨的时候,他能通过阅读回信,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愿意为自己出谋划策,愿意关心自己的生活状况——这就蕴藏了巨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