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1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山小楷《石鼓文》册

书画研究

    □非  文

    石鼓文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在金石学、音韵学、考据学以及书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前不久天一阁举办了一场《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著拓及名家临作展》,这是继上博《淳化阁帖》展,故宫博物院《兰亭特展》后全国第三个专门为一件碑帖举办的展览。在所有展品中,有一件作品显得非常独特,它既不是黑影绰绰的石拓本,也不是雄浑劲健的石鼓篆文,它是一件恬淡闲雅的小楷,洒洒落落如珠玉般显得卓而不群。它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傅山所写的《石鼓文》册。这件《石鼓文》册是傅山(1607—1684)抄录南宋章樵(?—1235)的注释本而成。

    一、傅山如何抄录?傅山抄录的来源及内容?有什么意义?

    如何抄:傅山分十段抄录石鼓文字四百九十八字,以圆圈表示石鼓上不辨或佚失的字。在每段原文下以小一号的字体抄录注释文字,每小段注释之间以空格来隔断。纵观全册,除第一鼓漏抄一小段注释外,其它基本忠于原文。由于是录入,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两个错字、漏字。此外,在抄录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两字的精简,或符合自己的书写习惯,比如原文“苏眉山”,傅山抄本是“眉山苏氏”。当然,这些不影响理解文义。有意思的是,有时遇上原文的一个字比较复杂,傅山索性就空着。

    抄录来源:章樵注释的《石鼓文》收在《古文苑》一书中,此书最早的作者至今无法定论,相传是唐代人所著,由北宋孙洙(1031—1079)(苏东坡的同僚)得于佛寺的经龛中;后来南宋著名的诗人韩元吉(1118—1187)对它进行整编成为九卷本;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在韩氏的基础上加以增订注释,编为二十一卷;端平三年(1236)由程士龙刊刻成书。书中保存有从秦到齐梁间的诗赋杂文二百六十四篇,此书对于保存早期文学史料以及辑佚、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抄录内容:章樵在注释中摘录比较诸家关于石鼓文字的隶定、音韵、通假、释义等内容,主要依据的是早他几十年的薛尚功的《岐阳石鼓》和郑樵(1104—1162)关于石鼓文的音释,以及五代末宋初人郭忠恕(?—977)编的《汉简》。此外,还收录与他同时的著名金石学家,应该也是友人的施宿(1164—1222)编订的《石鼓音跋》和王厚之(1131—1204)关于石鼓文字之说。同时还涉及苏东坡石鼓诗、《说文解字》、《集韵》、《广韵》、《尔雅》、《诗经》、《左传》、《周礼》,等等,可以说经史子集无所不包。通过抄录,宋人如何考释石鼓文字,尤其关注音韵,并且涉猎广博的考证方法无疑对傅山的金石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

    抄录意义:傅山是明末清初一位极少见的通才,诗文、书画、篆刻、医学、佛道、经史、诸子、释老无所不通。他长于金石遗文,并且认为金石学可以正经补史,厥功甚大。阎若璩(1638—1704)认为当时以金石证经史的一些闻人如庄葆琛、吴荷屋、毕沅、阮元等,他们的方法其实都源于傅山,并把此学称为“傅学”。白谦慎先生在《傅山的世界》里对傅山在音韵学、金石学、考据学等方面有详细研究,证实清初学术之风重视音韵、金石、考据,傅山实具引领之功。这册傅山《石鼓文》可以说是最鲜明有力的例证。

    二、此册写于何时?艺术价值几何?

    此册写于何时:此册无年款,册末仅钤有“傅山之印”白文方印。从存世的傅山小楷作品来看,大致可以推测此册的书写时间。傅山四十二岁所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648年),用笔劲挺,起收笔明显,最主要的特点是笔划与体势向右上倾斜。四十七岁所作的《逍遥游》册(1653年)已具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的笔划特征,点画厚实,结体宽博,字体的支离感渐显,整体的字势仍有欹侧。四十九岁写的《千字文》册(1655年)与《逍遥游》册相比,书风总体一致,用笔更浑厚,支离感更加显著,书意淳古,有些笔划显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捺笔,‘走之底’的笔划极为短促有力,个人面目已趋稳定。五十二岁写的《玄天上帝垂诫文》册(1658年)更加成熟,已臻化境。《石鼓文》册与它相比几乎一致。尤其有些字如出一辙,整体的书风更显古穆宁静,意象深远。拙朴之趣犹如村姑不加修饰。所以据此,可以推测《石鼓文》册大致与《玄天上帝垂诫文》写于同时,即1658年,傅山五十二岁左右,正当年富力强之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傅山小楷的成熟面貌大约在1655—1658年之间形成。此册《石鼓文》即是典型。

    艺术价值几何: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评价傅山的楷书:“如凤芝龙术,人间不可多”。邓散木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这件三千多字的小楷作品无疑是一件巨制,它对于我们瞭望傅山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傅山曾说:“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成,便于此技说梦。”字虽小而力更透,细察此册,确如其说。最重要的是,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傅山的书法主张,即“四宁四毋”——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字字支离,不媚不巧,不安排,不轻滑,具有一种自然生发的美,达到大拙即大雅的境界。傅山曾说“《石鼓》及《峄山》,领略丑中妍”,可见,石鼓文不仅在文字学上,而且在书法的创作上带给傅山思考与启迪。而天一阁藏的这件《石鼓文》册无疑是傅山“心”“手”相发之作,是历史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三、此册流传经历。

    此册曾在山西一带流传,如乾隆年间为山西太平县人王润翰所得。王润翰,字德滋,一作德润,又字济之,号雨舟。他是一位举人,官至观察使,富收藏,生平喜好金石治印,曾辑有《汲古堂印谱》十二卷。清末此册被山西灵石县人杨曾所得;近代时,被朱赞卿先生(1886—1967)别宥斋收藏,1979年由朱家捐藏天一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