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有个词比较火——结构性存款。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全国大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达到3.4万亿元,一年多时间增加了1.4万亿元。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结构性存款并非存款,而是一种理财产品。这意味着,购买结构性存款存在普通存款没有的风险。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业内人士表示,结构性存款简单说就是“定期存款+金融衍生品”。对于投资者而言,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款产生的固定收益,以实现保本;另一部分则与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挂钩,资金流向高风险领域,以博取更高收益。结构性存款在国内并非新生事物。不温不火20多年,近几个月逐渐成一些银行的主推对象。结构性存款既是银行揽储的手段,又是对保本型理财产品退出的一种替代。 总体来看,结构性存款的收益高于定期存款。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约为2.28%,而去年个人类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下限平均值和收益上限平均值分别为2.31%和4.24%。今年2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63%,平均期限为3.8个月。 记者昨日以储户身份走访了甬上一些商业银行,发现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确实更加吸引人。期限为三个月、半年及九个月左右的产品,对应的年化收益率在3.9%、4.8%、4.9%左右,购买门槛一般为10万元。记者查阅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三个月为1.35%,半年为1.55%,一年为1.75%。即便有上浮,收益率上也是拍马难追。 在昨日的采访中,理财经理在被问及收益率及安全性时,一般会强调本金安全,但收益率不保证。不过他们往往会追加一句:目前为止收益都是达到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结构性存款并非一定保证本金,具体视衍生品交易合同规定。需要强调的是,结构性存款并非存款,而是一种理财产品。一些理财经理在推荐产品时也会强调这是“结构性理财存款”。只不过对不少投资者来讲,加上“存款”两字,他们很容易把结构性、理财这些前置定语给忽略掉。所以在购买结构性存款时,一定不要以为这钱就是放在存款里了。记者 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