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要建成中国版梦工厂

象山影视城实现转型升级 配套产业链让剧组“拿着剧本来,带着作品走”

象山影视城拍摄现场。

    《琅琊榜》《芈月传》《大秦帝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眼尖的宁波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几部大热电视剧,都诞生于象山影视城。建城13年来,象山影视城内修外引,从影视拍摄加旅游的1.0模式,逐步形成集服(装)化(妆)道(具)、灯光器材、置景、后期制作、生活配套、群众演员于一体的影视生态产业链2.0模式。目前,象山影视城一跃成为全国影视基地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基地。

    它是怎么做到的?记者上周赶赴象山影视城,探寻其腾飞的奥秘。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体制改革迎来华丽转身

    记者赶到时,《长安十二时辰》《长河落日》《暴走武林学园》《明君修炼记》《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等剧组正在忙碌地做着开工前的准备。春秋战国城、唐城和宋城的部分道路被剧组装载各种设备的车辆挤满,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告诉记者,地处偏远的象山影视城当年之所以开建,缘于一个武侠梦。“2003年春夏之际,张纪中导演正要筹拍《神雕侠侣》。象山新桥镇大塘港空气好,环境优美,一眼被他相中。”神雕侠侣城因此拔地而起。2009年,象山影视城开始筹建国内最完善的以春秋战国为时代背景的春秋战国城,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随后入驻开拍。不过,名导和新城带来的热闹劲儿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剧组杀青撤出,影视城一时冷寂,俨然成了“空城”。

    2010年底,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正式接手象山影视城。“一两座城场景太单一,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人气效应,而十个八个城都由政府去投建,一方面受体制机制约束,另一方面资金也有限。”回忆接手之初,陈建瑜坦言困难不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管委会摸清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产业特性,明确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内部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为剧组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而在旅游开发方面,围绕影视、回归影视,变剧组拍摄点为游客体验影视创作的‘活城’。”

    主动出击、自我推介也是象山影视城转型初期的一大必修课。影视城影视部的郑增至今还记得,他和同事们在36℃高温下,抱着几十公斤重的推广资料,在横店各个剧组下榻的酒店发放传单。

    与民间资本联手搭台 激活影视产业整盘棋

    转机来了。自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正式接手后,象山影视城的剧组入驻数量一路高歌猛进,从几个到十几个、几十个,每年持续增长。到2017年,象山影视城接待了150多个剧组。

    场景方面,2005年至今,象山影视城先后建成了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唐城,这些不同历史风格的场景,远可拍秦汉、唐宋戏,近可摄明清、民国戏。截至去年,象山已开辟了大岙竹林、舫前竹林、王家兰、灵岩山等几十处外景地。影视城的摄影棚总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数量与体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搭建项目的资金从哪里来?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与各种社会资本“联姻”,把平台衍生的赚钱机会让给社会资本,吸引它们到平台上投建项目。比如国内面积最大的室内民国风格场景拍摄区“民国城”,是上海石勇集团投资2.4亿元建成的,它的主体建筑所有权并不属于影视城。陈建瑜介绍,“民国城”建成后托管给象山影视城运作,石勇集团以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得投资回报。“民国城”内每家店铺的置景吸引北京影视机构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近1万平方米的剧组配套服务区。管委会的这一“解法”降低了自身投资风险,又提升了影视城的引资能力。正是小投入、大合作的模式,撬动了影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激活了整盘“棋”。

    完善产业配套 配套服务提供者就在拍摄一线

    完善的产业配套是影视产业的推动力。象山影视城“以引代建”,让民间资本争相来做配套。国内数一数二的行业配套服务提供者就在象山影视城的拍摄一线,剧组一个电话能租到一切专业设备。

    记者来到全国最大的影视器材公司之一——世纪新峰影视器材公司时,工作人员贾晓亮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租赁移动设备单:7.2米升降移动设备、重型板车、重型直轨……这些由电视剧《绝代双骄》剧组指定的设备,过两天就要被送到几公里外的象山影视城。在这里,租赁器材设备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简单方便,“剧组下单以后,我们配齐,按照约定时间送去。临时短缺的器材,北京的总公司也会发货过来。”贾晓亮告诉记者。

    一卷色纸六七千元,一根灯管10多万元,一套遥控头设备几千万元……在外行人看来, 世纪新峰影视器材公司的各种专业设备可能并不起眼,实际上,公司小库房里装的动辄是价值千万的设备。贾晓亮指着墙角一根1米多长的灯管说:“这种100K的影视镝灯全国只有我们和中影才有。”世纪新峰影视器材公司的入驻,为象山影视城补上了影视文化全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自去年入驻以来,我们已经创造了几百万元产值。剧组需要的高端设备,我们就近就能提供。”贾晓亮说,公司一年可以在象山承接十几个大规模剧组的专业化服务。此外,全国最大的道具公司之一星光灿烂和全国最大的服装道具公司之一朱氏兄弟公司也近在咫尺。

    群众演员、住宿和酒店是产业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影视城周边有210家客栈6500个床位。离影视城仅2公里的黄公岙村,是有名的“民宿村”,专门为剧组提供住宿服务。群众演员由2006年的50人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人,群演工作室由前两年的2家增加到6家。

    截至目前,已有700家企业和明星工作室落户象山影视城,累计650多部影视作品在这里完成了取景拍摄任务。

    眼下,一幅影视文化全产业链的工业全景图正在象山影视城铺开。针对影视产业的发展,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从影视管理工厂化、集群化、影视制作数字化、合作联盟化、拍摄国际化、资产证券化等六方面提出发展思路。未来,象山影视城将进一步实现区域化合作模式,打造长三角影视黄金带,逐步建设成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服务、培训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好影视基地和中国版梦工厂。记者 庞锦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