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刘拥军 郭腾达) 前天,记者来到宁海县跃龙街道兴圃社区周边的怡惠路,一眼望去,路面上不见垃圾纸屑,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都整齐停放在白线车位内,沿街店铺前也干干净净,没有堆放杂物。这条街就是民间“街段长”示范点。 邬贤芳是兴圃社区居民,说起整治前后的变化,她感触很深:“以前车子乱停,不管马路上还是人行道上,横着停、斜着停,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很多商户为了门面更显眼,常常把货品摆到人行道上,影响行人走路,还有大件垃圾,如废弃的沙发、椅子等,随便丢在马路上,既不卫生也妨碍通行。” 今年春节过后,邬贤芳听说社区在招“街段长“,倡议居民加入自管自治队伍,把小区边上的怡惠路街容街貌管起来,拒绝不卫生不文明现象。热心的邬贤芳马上毛遂自荐,经过民主推选,她如愿戴上了红袖章,成了怡惠路11名“街段长”之一。 “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劝导起来相对容易些,只要我们开口说了,大家都比较配合,以前常有人在人行道上晒衣服,现在没有了。”对于整治结果,邬贤芳蛮自豪的,不过有时碰到不太好做工作的商户,她也动过不少脑筋,“有的商户刚搬过来,不熟悉这里的情况,会有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就多关注他们,每天抽时间过去和他们聊上一会儿,他们有困难时也会帮忙一起解决。” 据兴圃社区负责人介绍,怡惠路两侧商户比较多,一直以来,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流动摊贩、“脏乱差”等现象严重,曾被附近居民多次反映投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管队员经常到这里巡逻整治,但时间长了,摊贩学会了打“游击战”,管理起来更难了。 为此,宁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共秩序中队与兴圃社区多方调研,决定在该社区试点“街段长”自治模式。“我们想,能不能效仿‘河长制’,推出‘街段长’,让居民和商户都参与到街容街貌的管理中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同时也能提升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 公共秩序中队对社区进行了摸排,并入户进行了“一对一”沟通。 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海县综合执法局联合兴圃社区探索建立民间“街段长”制,有效提升了沿街商户的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城市管理不再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城管、社区、居民三方协奏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