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杉杉董事局主席 讲述20年来转型之路

郑永刚:坚持多年 终获丰厚回报

郑永刚在演讲。

    昨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社科联、经促会承办,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执行承办的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宁波发展”为主题的2018宁波发展论坛春季会在甬举行。除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浙江省文史馆馆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两位学术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外,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也做了精彩的演讲。郑永刚表示,这是他首次在宁波讲述自1998年离开宁波后,杉杉集团这20年来转型的历程,并称“终于可以向家乡父老汇报这些年取得的一些成绩,勉强算得上衣锦还乡了”。

    1

    回溯前辈甬商的风云历史,宁波企业家应有更高的目标志向

    演讲开场时,郑永刚回应了近段时间宁波最热的独角兽公司的话题。

    他介绍,上世纪初,宁波的第一代甬商,如虞洽卿、朱葆三等在上海滩叱咤风云,在中国工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孙中山先生也说: “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而第二代甬商,如包玉刚、曹光彪、邵逸夫等转战香江之畔,香港十大富豪竟有五六人来自宁波。这些先辈甬商为宁波商人打响了名号,让宁波人在中国的商界获得了足够的地位。

    “而如今,李如成、郑坚江、丁磊、沈国军等,包括我在内,我们尽管不如先辈们那么强大,但我们的身上流淌着甬商血液,我们甬商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拼搏、做大做强。”郑永刚说。

    因此,他首先为宁波人打气——“宁波企业家不该纠结于独角兽这种小事,宁波人生来就是干大事的。”

    2

    转型之路曾经很艰难,坚持多年终获丰厚回报

    随后,郑永刚向家乡父老讲述了杉杉这20年来的华丽转型之路。

    20世纪90年代,杉杉已经是享誉全国的品牌,“杉杉,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妇孺皆知。但郑永刚却认为这些成功并不足道,因为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从短缺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一旦市场开放,国外品牌纷至沓来,杉杉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在原有产业内升级是企业的最优路径,但杉杉与国外品牌相比,并没有提供时尚生态的基因,因此只能选择向产业外转型。”郑永刚说。

    于是,1998年,郑永刚将公司总部搬到了上海,寻找转型的新机遇。

    也是在那时,郑永刚瞄准了当时大家完全陌生的正负极电池材料领域,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1999年3月份,杉杉收购了一家碳材料研究机构,先期投入8000万元,作为“985”计划课题经费。其后,郑永刚又继续追加3亿元投资进行产业化。但是,产业推进情况并不顺利,杉杉在进入锂电池领域的前8年都是亏的,用郑永刚自己的话说是“亏得一塌糊涂”。

    “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8个人开会,有7个人说要卖掉它,我说舍不得,最后决定继续坚持。”他表示,“因为当时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产业,但日本有,韩国也有,而杉杉是中国第一个从课题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锂电材料企业。”

    郑永刚坦言,后来的成功要感谢乔布斯——智能手机带动了整个3C产品的革命,锂电池得以普及。到2013年时,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开始全面超过服装业务。

    “其实在2003、2004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当时深圳有锂电池水货,水货市场技术标准较低,可以快速获得利润。但是我们没有走这一条路,我们坚持了高端路线,这也是我们最后能成功的原因。”

    2014年后,锂电池行业迎来了由电动汽车带来的第二个爆发期,目前市场需求还在不断增长。

    3

    在家乡许下宏愿,5年内要成为世界锂电池行业领导者

    如今,杉杉已经是锂电池原材料行业的绝对霸主,其正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30%,名列世界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

    从杉杉股份去年的三季报来看,公司2017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50%~60%,而2016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亿元。

    演讲中,郑永刚在家乡父老面前许下宏愿,要在5年内成为锂电材料行业的全球领导企业。“这个领导企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制定技术标准、规模上有压倒性优势,这样才能有定价权,才能说了算;二是要打通上下游,目前正在布局锂矿、钴矿等项目。”他说。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前景,也使郑永刚信心满满,“我对未来的汽车有三个判断,到2035年,世界上不会再生产一辆传统能源汽车;到2035年,汽车驾驶员也肯定都要失业,无人驾驶将全面普及;同时,汽车会全智能化,人们的办公、娱乐都在车上进行,到那时人们离不开汽车,就像现在离不开手机一样。”

    4

    注重多元化平台发展,

    让身边聚集各行各业的人才

    近年来,杉杉多元化经营的步子越迈越大。

    郑永刚在现场主要介绍了旗下收购的两大公司——吉翔影视与多酷游戏,前者曾被马云、王中军等大佬看好,最终加入杉杉麾下,而这正是杉杉多元化平台式发展的举措之一。

    “为什么我最终能收购成功?因为我傻,给钱,不管事。”郑永刚的幽默引发全场的笑声。

    “以前我不能透露杉杉转型的细节,是因为怕技术骨干被别人挖走,而现在我的骨干都是持股的,挖我的人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是别人无法承受的。”郑永刚坦然说,“现在的杉杉是一个联邦制的平台,你有本事就加入我们,我出钱,你来经营,资源共享,我给你站台,没事我也不烦你。这样一来,很多团队纷纷加入,我建立了一个共享的机制,这对企业的未来大有帮助。”他说。

    据郑永刚介绍,近年来大火的《芈月传》《北平无战事》等影视作品中都有吉翔影视的参与,今年又聘请韩三平做艺术总监,将推出由著名编剧高满堂撰写剧本,由陈宝国、许晴、冯远征等著名艺人主演的电视剧《老中医》等作品。

    而多酷游戏原是百度游戏,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猛。据透露,两家公司今年的利润预计将在10亿元左右。

    此外,郑永刚还透露,杉杉目前还在旅游与大健康板块布局。

    5

    始终情系宁波,

    为家乡发展出力献策自勉呼吁

    谈到宁波,郑永刚的爱乡情结也一发不可收拾。

    “都说郑永刚离开宁波了,其实我一直都在。目前除了一些工厂在外地没办法迁址,杉杉绝大部分企业都在宁波。去年我们在宁波纳税21亿元,而且不是房地产,全是实体经济。”郑永刚说,“我对家乡的情结重得不能再重了。”

    他还坦言,宁波有着全国领先的政策优势与营商环境,除了深圳前海、新疆喀什、西藏等地区,税收政策最为优惠的就是宁波梅山岛。但宁波不太善于在这方面做宣传,因此他经常把宁波推荐出去,希望能为宁波招商引资。

    郑永刚认为,目前,宁波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批高端的科研机构,引进、培养一批顶尖的科研人。没有科研机构和人才,想在当地把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就很难,同时还要把宁波作为世界大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宁波的企业家,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李如成、郑坚江、沈国军、丁磊,包括我,都要努力,如果不努力,我们就会被淘汰,就对不起前辈甬商,也对不起家乡父老。”郑永刚最后说。记者 乐骁立 /文 陈旭钦/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