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条路演绎着一座城市的芳华岁月

中山路的华丽蝶变

上世纪70年代,东门口邮电大楼门前。
宁波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正在建设中的中农信大厦。
宁波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供图
如今的东门口公交车站。记者 刘波 摄

    每每有外地同学和朋友来宁波,宁波市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刘晓亮总会很自豪地陪着他们逛逛中山路。

    漫步在街头,他喜欢向客人娓娓介绍这条马路上的经典景点,诉说这条马路的前世今生。“一条中山路,集中体现了宁波城的历史与现代,中山路的成长和变迁正反映了宁波城市的发展历程。”他说。

    作为本次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的全程参与者,刘晓亮欣喜地见证了中山路最新一轮的蝶变,“这次综合整治让中山路焕然一新,可以骄傲地说,现在这么漂亮的城市马路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1

    唐宋元明清

    从古看到今

    2003年7月,大学毕业的刘晓亮来到宁波工作,“第一次走在中山路上,当时还是挺震撼的。”

    城建专业出身的他,马上敏锐地感受到了中山路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么繁华、现代的城市主干道上,依次林立着永丰库遗址、鼓楼、范宅、天宁寺塔等文物古迹,真是非常难得。”

    他走在中山路上,就好像穿越了宁波城的时光隧道,唐宋元明清,从古代看到了当今。

    时光倒流到千年前。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明州治所从小溪迁至三江口,筑成大街,也就是现在的中山路。自唐代起,中山路就以贯桥头(今解放南、北路口)为界,分东大街和西大街。

    194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西大街为中山西路,东大街为中山东路。“文革”期间,中山东、西路合并,统称为东方红大街。

    千年岁月在中山路上静静地流淌,沧海桑田间,一代代宁波人在这里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山路,路长约2公里,从东门口一直延伸到西门口。路面比较窄小,宽度只有十几米。两旁商业用房一般都是两三层高,那时东门口三层加四层的东福园饭店,算是最醒目的建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