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08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生命咏叹”墓志铭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近百件作品中评选出22篇好文

清明,我们一起怀念故人感悟人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为先人树碑立传、刻石铭记,是清明传统祭祀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段墓志铭,除了镌刻一个人生前的全部精华,更见证了生者对故人的特别情感。日前,宁波晚报和宁波市民政局联合发起的以“为生命咏叹”为主题的墓志铭征集活动落下帷幕,各大奖项同时揭晓(名单与标题后附)。

    近百件作品中评选出22篇好文

    自3月下旬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近百名读者投稿,他们通过发送电子邮件、邮寄或亲自上门报送材料的方式,把对生命的思索凝于笔尖,一篇篇如散文般的墓志铭,写给已逝的故人,也写给未来的自己。

    本次墓志铭征集活动受到了读者朋友的热烈回应。参赛者中,最年长者已近九旬,用毛笔书法写下了他对人生的感悟;横街一位年逾七旬的读者,担心邮寄来不及,跑到镇里的复印店请年轻的小妹帮忙拍下照片发送给记者;29岁的宁波小娘未及婚嫁,在如此芳华的年龄,勇敢地写下了致未来自己的墓志铭,短短一行诗里连续六个“感恩”……这些征集活动中的小故事,让我们隔着纸墨也能感受到背后的片片真心与温暖。

    经过专家组的评审,龚烈沸、江虎成等22名参赛者所撰写的墓志铭分别获得本次征集活动的各大奖项,共评出一等奖2名(写给故人和写给自己的两大类各1个名额),每人奖800元;二等奖4名(两大类各2名),每人奖500元;三等奖6名(两大类各3名),每人奖300元;优胜奖10名,每人奖100元。

    4月8日至4月20日之间的工作日,获奖者可凭有效身份证明至宁波市育才路265号宁波市民政局215办公室领取奖金。联系电话:89189338。

    铭文深藏真情与哲理

    都说墓志铭是最厚重的生命之书。评审组的专家告诉记者,国人素来讲究立德、立言、立行,墓志铭在中国有近2000年历史了。古时的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古今中外,很多墓志铭因其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广为人知。现在,“志”和“铭”已经合二为一,且形式变得更为自由、多样,有他撰和自撰之分。

    本次征集到的墓志铭,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简洁明了,有的幽默豁达,有的温馨隽永。故人远去,墓碑冰冷,但借着一篇篇墓志铭,我们深深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触动,好像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个人的一生,一家人的情牵。

    专家表示,近几年来,人们的观念变了,墓志铭也逐渐呈现出浓郁的个性化色彩。比如短行诗歌、一句饱含人生哲理的话等,这代表着社会的一种进步,体现了人们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欣赏。

    感谢广大读者朋友对“为生命咏叹”墓志铭征集活动的参与,写下那些或质朴、或激荡、或特别、或真挚的墓志铭。让我们在清明这样一个重要日子里,再次畅读本次征集活动中那些逝者的故事、生者的感悟(附部分作品摘录)。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梅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