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90年代初,潘中在灵东岗(灵桥东)执勤。 |
|
20多年后,潘中来到这里,感慨时代变迁。 |
改革开放40年,宁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曾经历这种变化的人,或从书中获悉,或从老照片里感知,或从老一辈的口中得知。 上世纪80年代初从警的吴雄彪,当了30多年的交通警察。说起改革开放巨变,他无疑是见证人。“我上世纪80年代在兴宁桥站岗,当时宁波市区也就10个左右信号灯,而且是需要民警手动控制的。那会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交通管理有一天会像现在这么智能。” 十年,一个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吴雄彪离开一线岗位,成为交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接棒,用他们的眼睛见证道路的变化。潘中就是其中一位,1992年参加工作的他一晃已是中年。 前几天,记者在市交警局七楼会议室见到了这两位交警。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过去的几十年如一个个画面,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在与记者交谈中,他们能记起宁波交通管理的每个变化,每个节点,甚至精确到几月几日。 本版照片由通讯员提供 1 手动控制年代 民警拨动控制器控制信号灯 从警前,吴雄彪是一名海军战士。1980年12月退伍,隔了不到半个月,他到交警局报到。“当时叫交通警察队,属于市公安局治安科管辖,一共也就七八十位交警,我的编号是50。”他说,刚参加工作时是一线执勤民警,在永宁桥(现在的兴宁桥)站岗。至今,他还记得穿戴的是上白下蓝的制服、白色袖套,类似海军服。 当时的宁波,城区小,道路又窄又破,岗亭只有10个左右,分布在东门口、鼓楼、灵桥东、灵桥西、车站等路口。有岗亭的地方,意味着繁华,自然就设置了信号灯。 说到信号灯,吴雄彪感慨“今昔大不同”。在他看来, 信号灯的发展史就是整个宁波交通管理变迁的缩影。 “1983年前,我们是手动控制信号灯的,工具很简单,一个控制盒,跟饭盒差不多,能盛二两饭的那种,中间布置一个简易开关。控制盒与信号灯之间连接一根电线,我就坐在岗亭里,时刻关注路口的车流量,向左或向右拨动开关,控制东西或南北方向的车流。” 1983年以后,信号灯控制器高级了一些,变成半自动。民警只需要在控制器里设置好每个方向的红灯秒数,哪个方向车流量多了,就往哪个方向拨动一下开关,时间一到,开关自动弹回。 2 信号灯全自动化后 道路交通逐渐开启智能管理模式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信号灯控制从半自动到全自动,警力终于解放出来。潘中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灵东岗(现在的灵桥东岗亭)是他的第一个执勤点,虽然当时的信号灯还是只控制东西或南北方向车流,但信号灯的覆盖面广了,几乎覆盖整个城区的主要路口。 1995年,宁波学习济南交警,信号灯管理开始结合民警全天候手势指挥。一个岗亭,两个民警,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实行轮班制,这样算下来,一个民警要连续不断指挥六七个小时。“信号灯一跳我就转,手势不能停,嘴里的哨子还要吹。一天下来真的非常累,嘴巴干,胳膊也酸。”潘中说,现在有科技助力,几乎不再需要这么传统的管理方式了。 对道路交通管理来说,2000年又是一个节点。交警部门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套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至此,道路交通启动智能管理模式。而这一点,现在市交警局科技处的陆钱刚最为清楚,他告诉记者,如今全市分布信号灯1000多个,接入该系统的信号灯路口有数百个。 这套系统能通过检测各路口平峰、高峰,工作日或节假日车流量,配置不同方案的信号灯,计算调整每个方向的信号灯时间。同时,信号灯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交通流冲突,很多时候实施人性化管理。比如,当路口车辆少的时候,调整信号灯时间,可让行人更快过街;比如早高峰,通过信号灯配适,让上班族尽快到达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