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10个信号灯到抓拍设备如天网

    3 事故逃逸曾无证可采

    碎片是办案的重要证据

    跟信号灯一样,路口的违法抓拍设备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先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

    “因为车少,以前的交通违法也不多。马路上汽车很少,要么政府部门的,要么国营单位的,私家车几乎没有。所以,许多开车的驾驶员都认识,许多驾驶员也叫得出名字。”吴雄彪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老百姓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民警巡逻执勤有时也是自行车,好一点的话是加汽油的轻骑助动车。在那个年代,交警队车辆配备也跟不上,若是能配上一辆摩托车,已是非常奢侈了。

    当时,每个交警管一个区域,马路上要是出点交通事故,老百姓会奔走相告,也会有人直接给岗亭打电话,告知事故的具体地点。

    不过,由于当时路口还没有违法抓拍设备,如果人跑了,就只能凭交警的火眼金睛和经验判断。“我刚工作那几年也是没有抓拍设备,处理交通事故都是凭经验。”潘中跟记者说,民警那会儿就是通过车子的刹车痕迹,碰撞后掉落的零部件等蛛丝马迹,寻找真相。

    4 如今违法抓拍设备遍布

    闯红灯、酒驾、逃逸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可毕竟没有真切看到,只是从一些细小的物件上去找证据,难免有疏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电子警察设备上岗,无证可采的年代才过去。

    2010年,违法抓拍设备和信号灯真正成了“标配”,实现市区全覆盖。至此,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被记录在设备里,成了铁证。

    2011年,宁波又投入试用首批50套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随后不断普及,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接入卡口平台的高清采集设备4700多套,其中中心城区有1860套,覆盖市区95%以上的路口。

    如今,小到实线变道、闯单行线,大到闯红灯、交通逃逸等违法行为,在如天网般的违法抓拍系统面前,都会无所遁形。

    5 借力科技

    宁波用“智慧”进行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的巨变,吴雄彪和潘中看在眼里。

    宁波交警从最初七八十人发展至如今的700多人;从自行车巡逻发展到机动车摩托化巡逻管理;从人工手势指挥疏导发展到电子眼监控科技化管理;从一部电话通讯发展到对讲机、电脑、电子监控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指挥网络。

    说起如今的“智慧交通”,吴雄彪赞不绝口。他说,现在禁行的货车如果要进城区,没有通行证是绝对逃不掉的;灵桥和江厦桥分单双号通行,头顶上的抓拍设备对这种违法一个不落;以前手势指挥疏导交通几个小时,胳膊酸得举不起来,现在有电子眼管理……

    事实上,借助科技,“智慧交通”推进的成果不断,以“智慧交警云中心”为核心,下属“智能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城市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监控卡口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警力定位系统”“互联网服务便民系统”以及“交管业务综合信息系统”八大系统,已经有了给力版本。

    比如,2013年4月底,宁波市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在车流不是很密集的情况下,驾驶员只要控制好车速,就能一路绿灯。截至目前,市区共有“绿波带”38条。

    再如,为了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交警部门还在一些路口、路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潮汐车道”和“可变车道”的应用。

    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智能、从一般到规范,宁波的交通管理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和依法管理的道路。

    未来,还有多少可能,拭目以待。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陆明光

    宁波交通管理发展的时代记忆

    1980年 城区只有约10个信号灯,均为民警手动控制。

    1983年 信号灯控制变成半自动。

    上世纪90年代初 信号灯控制全自动,几乎覆盖城区主要路口。

    1995年 民警全天候手势指挥道路交通。

    上世纪90年代末 电子警察上岗。

    2000年 道路交通启动智能管理模式。

    2010年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违法抓拍设备与信号灯实现市区全覆盖。

    2011年 首批50套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投入试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

    2013年 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

    2015年 全市首个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系统启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