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茫茫大海里立起了一个个桥墩。 |
|
正在架设钢箱梁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
|
大桥合龙的历史性一刻。 |
|
2003年大桥奠基仪式当天,缪甄在父亲肩膀上的照片成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经典一刻。记者 戚颢 摄 |
用了5年时间
建成当时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宁波正在建造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轰动。当时在宁波市计委分管这项工作的陈飞龙,一时间成了全国同行中的“明星人物”。他回忆说,那段时间,他参加全国大大小小的会议,同行们和他打招呼,肯定要提起这座大桥。陈飞龙听到最多的就是:“宁波人要造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了不起!”
2008年5月1日,短短5年时间,一座跨海大桥就建成通车。陈飞龙说,这座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大桥没有发生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设计寿命100年的这座大桥,在建设质量上也属世界领先。这座当时国内投资额最大的桥梁,光是混凝土就用掉了245万立方米,钢材用掉82万吨,可以造8个国家大剧院或者7个鸟巢——中国“基建狂魔”的美誉由此开始发端。
陈飞龙说,再去回忆这段历史,发现我们有时还真需要“痴人说梦”的这股子劲儿,敢想敢干,咬定一个目标不松口,能顶住压力,才有了今天我们眼前的这座杭州湾跨海大桥!
一座桥带来一座城
杭州湾新区崛起
成为宁波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来源
虽然这座跨海大桥最终选择在嘉兴登陆,也暂时搁置了公铁一体的设计,但它实实在在将宁波到上海莘庄的陆路距离,从以前的约300公里缩短到179公里,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如今,大桥通车已十年。回头看,2008年,大桥每天的车流量为2.8万辆次,如今已增长到每天3.7万辆次,其中七成为客车,三成为货车。开通十年,大桥车流总量达到了1.2亿辆次。陈飞龙说,现实再一次有力地回应了当时的那三种质疑。
杭州湾跨海大桥,给宁波带来的,远不止这些——大桥南岸,这里在2009年以前还仅仅是一片芦苇荡,如今已是高楼鳞次栉比,一个绵延数里的千亿级产业集聚区正在快速崛起。对汽车巨头戴姆勒完成收购的吉利,还有大众汽车,在这里都有自己的汽车工厂。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毗邻的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
杭州湾南岸,因为一座大桥,一下子“活”了起来。杭州湾新区集聚的产业,也成为宁波这座城市今后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来源。
而缪臻,因为见证了大桥建设,“我从此开始关心起建筑,并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大桥建成两年后,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并被宁波工程学院录取。
大学毕业后,起初缪臻选择留在宁波市区发展,但很快,他就跳槽到了慈溪,来到了目前工作的宁波高专建设监理公司。因为他觉得,这里靠近杭州湾,发展机会肯定会更大一些。
一座桥改变一座城
大桥好比宁波一款吸引流量的APP
“其实从慈溪城区或杭州湾新区开车到上海市区,也就1个小时,感觉和去趟宁波市区没什么差别。”缪臻说,这样的同城化,给我们这代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正是因为有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缪臻身边有不少小伙伴选择去上海发展,而他和身边的朋友,也接到了许多来自上海的业务。
“现在,在慈溪、余姚、象山这些地方的农家乐,一到节假日就车满为患。你仔细去看,不少是上海、江苏牌照的私家车。”陈飞龙对这点深有感触,“如果不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如果交通不方便,谁来啊!”
互联网经济讲的是流量,实体经济也一样。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好比是宁波这座城市推出的一款吸引流量的APP,通过这个平台,所吸引的区域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远远不是用一座大桥的造价、简单的投入产出对比就可以衡量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并正在改变着宁波这座城市,正是因为这座大桥,才使宁波全面对接长三角、融入杭州湾大湾区,有了实实在在的可能。
如今,一条崭新的连接嘉兴、宁波,横跨杭州湾的跨海铁路大桥——沪嘉甬铁路,前期工作也已经启动,它将作为沿海高铁大通道的一部分,让宁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融入大湾区变得更为紧密。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冯微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