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胡修业原先是教师,退休后回到家乡,继续从事书法教学活动,让书法进学校、进社区,公益授课,不取分文报酬。 ②被青山包围的石佛堂水库终年水源充沛。 ③与道路并行的溪流。 ④小门村由南向北开阔的道路。 ⑤画一样美的村庄。 ⑥修缮前的徐家楼屋门楼。 小门村位于北仑区东端,大榭岛南岸,三面环山,一面濒海。从车流如梭的329国道拐入小门村宽阔的道路,两边青山排列,小溪清澈,村民新居鳞次栉比,农夫在地里伺弄庄稼,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择菜,边洗边聊着家常…… 从小门碶头到中岭脚,全长六七公里,因其狭长的弄堂似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庄终年冬暖夏凉。有人说小门村风水好,村庄形状如一条扬帆在大海里的船。 进入小门村不久,就能看到坐西向东、被青山环抱的宁国寺。宁国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最早称宁国庵,后改称宁国寺,并由瑞岩寺方丈兼任宁国寺主持。解放后,曾被改作学校,我母亲曾在那里教书,我的小学也就读于此。 坐落在小门村的西南面徐家是村里的大姓,也是当地的望族。其中徐家楼屋,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徐家族谱里记录,徐家第一代太公从山东来到这片还是海涂、人迹罕至的地方,披荆斩棘建起屋舍,即现在的徐家大院的雏形,距今已有400年。也许是太公看上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辛勤劳作,家产积累较多,农田多达百亩。当时,这位先祖就想到了耕读传家,特地划出5亩左右的田地建造祠堂。这个祠堂用来给徐姓后辈免费学习,接受教育。另外还设公田,作为众家产业,收成专用来供给族里的孩子读书,徐家数代人从中受益。 更令族人自豪的是接受新思想投身革命英勇就义的徐建农、徐长海两位烈士。走进徐家老宅,徐建农、徐长海的故居位于院子左侧的二层木楼。行走在徐家大院,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70多年前,徐氏兄弟为抗日救亡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 徐建农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4月,在三山(现春晓)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徐长海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宣传抗日。1942年10月,他在四明山根据地遭国民党顽固分子突然袭击,被捕后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徐建农、徐长海两兄弟牺牲后,家乡人民在蔡山脚下的杨梅湾建造了烈士墓,每到清明节,当地人都会自发地前往祭扫。小时候,学校老师带着我们给烈士墓献花、听英雄故事的情景历历在目。而此刻,后山上的映山红,如火焰般灼灼怒放,那是英雄的鲜血所染吧。 史凤凰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