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曾保证帮山农消化掉50万斤笋 但没有做到……”

景区老板“食言” 却为何很高兴?

浙东大竹海景区的花海。 通讯员供图

    “我曾拍着胸脯保证,今年帮大雷村的山农消化掉50万斤笋,可没想到如今我竟然食言了。因为在景区人气的带动下,今年山农的笋供不应求,根本用不着我帮忙消化。”浙东大竹海景区老板汪宏良说,对这个结果他深感欣慰,“景区人气越来越旺的同时,能惠及周围的父老乡亲,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景区发展越来越好,他却被骂得睡不着

    汪宏良,四十多岁,身材结实,皮肤黝黑。他非常健谈,笑容爽朗,言词恳切。汪宏良是土生土长的大雷村人。早年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读书后到城里谋发展。

    “2008年,我在市区开化工贸易公司,压力很大,周末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到乡下转转。有一天我回到老家大雷村,到山下闲逛,看到眼前青山绿树,觉得风景特别美,心旷神怡。”随后,他一时兴起就在这片山脚下开了一家农家乐,没想到生意蒸蒸日上。之后,以农家乐为基础,汪宏良开始建景区。景区经营得有声有色,客流量一年比一年多,但没想到压力也随之而来。因为经常有游客一时好奇,挖了路边山农的笋;另外,人来车往,对周边的交通也有影响。于是经常有山农指着汪宏良的鼻子骂,说:“钱都被你赚了,我们大家却跟着遭殃……”

    “这话我听了特别难受,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汪宏良思来想去,决定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景区客流量带动山笋销售 他深感自豪

    大雷村约有3000户人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毛笋和毛竹,每年毛笋产量有几百万斤。“以前,因为交通闭塞,大雷村山农的笋卖不出去,而新鲜笋又难以保存,往往放一夜就变老了。山农无奈之下,经常把笋倒在马路中间。”

    汪宏良说,他调整经营方案,凡是毛笋季节来体验挖笋的游客,一律白送两斤毛笋——汪宏良从山农手中买毛笋送给游客,一举三得,大家皆大欢喜。另外,汪弄良还对笋进行加工,做成工笋干、油焖笋等卖给游客。

    周围毛笋的销路逐步打开,“特别是最近两年,随着景区客流的增加,山农的毛笋有很多被客人直接买走了,我想买还经常买不到呢。”汪宏良的语气里透着自豪。当然,周围山农对他和景区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转变。

    景区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他更希望与家乡父老共发展

    最近两年,汪宏良大刀阔斧在经营方面搞改革,主动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经常实施免票促销,甚至从2016年开始,在一年中客流最多的“十一”黄金周推行免门票。

    同时,景区经营“内外兼修”,各种体验、游玩项目越来越丰富:4、5月份挖笋季,5、6月蓝莓采摘季,7、8月份葡萄采摘季,10、11、12月赏花季等。另外,还有夏季的火把节和冬季的年货节。景区特色项目也不断创新,除了“红色之旅”体验活动、竹林滑道、空中溜索外,最近又引进了非常专业的马术体验,还有一个特色民宿项目也在计划之中。

    “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景区客流一年比一年多。”汪宏良说,而让他最开心的是景区带动了当地的山农经济,大家共同发展。“现在,大雷村的山笋销路算是打开了,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大家的毛竹卖出去,我已经找了合作企业,准备将这里的毛竹做成文创品。”

    “另外,我们还想做循环农业,目前公司引进农林大学的人才,准备把以往废弃的毛笋壳和周围食品厂的废果渣、果皮等,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原料。然后和农科部门合作做成有机肥,再把有机肥低价卖给山农,用于毛笋增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横街镇政府结合当地资源,大力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在主管部门支持和帮助下,这些计划应该很快将成为现实。”汪宏良侃侃而谈,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殷欣欣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