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96年,12个外来民工孩子挤在猪圈改成的教室里上课 如今,八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义务段就读

宁波是全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的一面旗帜

1996年,刘兆雪在猪圈改成的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

    改革开放40年,对大量新宁波人来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跟随自己一起来到第二故乡的孩子,上学更便利了。对于这一点,宁波晚报社退休记者龚国荣深有体会。1996年至今,他一直用镜头记录着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发展历程。

    这位老报人感慨:我当摄影记者20多年,发表过上万张照片,其中最骄傲的当数《民工子女,到哪里读书?》这组照片。据了解,这组拍摄江波小学的照片,是媒体公开报道的全国第一所外来人员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

    近日,对着一整桌发黄的旧报纸、边角卷起的老照片,龚国荣向记者细细叙说这些同框照片背后的故事。

    1 12个孩子挤在猪圈改成的教室上课

    光线太暗了,他不得不重新买胶卷

    “1996年,我无意中听人说起,在胜丰村周家边有个来宁波打工的江西人办了所学校,收了10个破烂王的孩子在里面读书。”龚国荣说,记者的敏感性让他决定去看看。

    龚国荣说,去之前他心里很疑惑,他在做记者前他做过多年的露天电影放映员,对光线很敏感。根据对方描述,这所学校所处的位置只有一处废弃的简易仓库,后来还租给养猪专业户做猪圈。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办学校呢?

    时隔20年,龚国荣仍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1996年5月1日,我穿过长满野草的小路,终于在铁路边找到了江波小学。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破房子,低矮潮湿,异味刺鼻,墙壁黑乎乎的,唯一的光源来自屋顶一个大约只有2张A4纸大小的天窗。两年前,这里还是养猪的猪圈。”龚国荣说,他当时含着泪按下相机的快门:黑板是水泥抹起来的,刷了点不均匀的黑色油漆;3张课桌是用残破的木板钉成的,椅子凳子吱吱作响;小小的房间里挤着12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年龄不同,高矮不一,个子不高的小男孩索性跪在破旧的竹椅上听课;墙角还有3个孩子来“蹭课”,身上脏兮兮的,眼神却异常清澈……

    唯一的教师是刘兆雪,也是学校的“校长”。他曾经在江西做过老师,因为老家学校合并,就加入了来宁波收破烂的老乡的队伍中。

    “来宁波捡破烂,收入比在老家好,但小孩没地方读书,老乡的孩子也没地方读。老乡们再三恳请我教教孩子,让孩子认几个字。我就租了这个破房子给大家上课,刚办了一个月。”刘兆雪对前去采访的龚国荣说,虽然条件简陋,雨天教室里水汪汪,但有书读总比没书读好。孩子们也知道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开学一个多月来,从没有人迟到、早退,每天上课时,墙角总还围着几个更小的孩子在旁听。

    龚国荣说,回到报社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破败的教室、朗朗的书声、孩子清澈的眼神,在他脑海里反复播映。

    “当时相机用的是胶卷,照片冲洗出来后,画质不太好,教室里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我想,一定要报道好这件事。这可能关系到宁波乃至全国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龚国荣说,于是他特地去买了进口高感光度胶卷,再次来到江波小学。

    2 《宁波晚报》头版照片震撼很多人

    全国媒体跟进报道

    1996年5月3日,《宁波晚报》在头版以加编者按的形式刊登了《我要读书——甬城出现一家外来民工自办学校》图片报道。

    “我发表了上万张照片,但这一天的报纸、这一组照片我会一辈子珍藏。”龚国荣说,这篇报道震撼了很多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宁波一位私营企业家当即表示,若宁波有关方面不反对,他愿负担全部费用为这些孩子办个希望班;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看了报道后,牵着孩子前去报名;很多宁波市民自发给孩子们送去课本、书包、桌椅……

    然而,学校当时也面临着被关停的风险——因为这所学校没办任何手续,也不具备办学条件,属于非法办学。

    “孩子寄放在老家亲戚处不放心,在宁波上小学又缴不起费用。”学生家长刘文银恳切地说,“这个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真心希望能坚持办下去。”

    “外来工孩子读书难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需要引起政府部门关注并加以解决。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又把这篇报道投给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希望借助中央媒体的力量。”1996年5月28日,当时的《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以《民工子女,到哪里读书?》为题在头版刊登了这组图片。

    很快,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跟进,给予江波小学充分的报道和支持。省内,《钱江晚报》率先派出采访组,详尽采访了江波小学,并在头版刊登了《别忘了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图片专题。当年8月,《粤港信息报》刊出《民工孩子该到哪里上学》的图文报道……

    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图片网络中心原主任张蔚飞撰文说,江波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难问题在当时是牵涉到政府施政理念、弱势群体利益保护、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一个全国性热点问题,各地媒体都在寻找报道的突破口。没想到这层窗户纸被龚国荣从宁波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捅开。因此,刊登后便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国数十家媒体跟进,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舆情。

    如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引起宁波政府部门的重视,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