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十年再回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者李平震后到浙江求学并在余姚安家

地震让我知道 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李平和孩子在一起。照片由李平提供

    “10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回望5·12。以前只敢站在回忆的篱笆墙外,匆匆撇上一眼,就赶紧抛开。现在想来,生活中的苦难总是和温暖携手同行的。”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李平这样说。

    1982年出生的李平现在是余姚的一名公务员,老家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他经历了惊魂的一幕。

    A 一路的景象一辈子都忘不掉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李平坐在沙发上,戴着耳机,沉浸在《甜蜜蜜》的剧情里。这本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悠闲午后。

    突然,他觉得沙发往前移动了一下,以为是寄宿在家中的小表弟在捉弄自己,不以为意。刚坐稳,沙发又狠狠地往前移了一段距离,他恼火地摘下耳机想回头指责表弟,却发现背后空无一人,而后面的柜子正冲着他要倒下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确定房间里不安全。”我拉开门,光着脚往楼下冲去。在楼梯口,看到楼上的阿婆抱着小孩也往下跑。我停下脚步,接过孩子放在胸前,以最快速度从5楼往下冲。等到了楼下,发现街边都是人,大家都出来了。

    “地震!是地震!”有上了年纪的人扯着嗓子大声喊。时隔10年,李平印象最深刻的是马路上的电线杆,都东倒西歪。这幅画面,他10年来时时想起,无从忘却。

    5月20日左右,他和几个朋友一起骑着摩托出发去青川,希望能做志愿服务。“一路的景象真是刺痛了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一两个人的无常,你可能遇见过。可是你无法想象,几百人、几千人突然就这样没了……”他没有再说下去。

    B 热烈的掌声让他泪如雨下

    “我叫李平,来自四川省广元市……”2008年9月8日上午,李平作为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没想到,刚一提到四川省广元市,台下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所有四川人的。”

    “我站在台上,拿着发言稿,泪如雨下,完全抑制不住情绪的爆发。”他知道,近在身边的浙江同胞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始终血肉相连。

    来浙江读书后,温暖接踵而至:学校领导特地到宿舍看望并送上慰问金;所在学院贴心地为他买来了生活用品;研究生处主动为他安排了助学岗位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老师们经常问他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浙江重塑了我,不光是知识上,更多的是人性关怀。我想留在这个地方。”2011年春天,李平毕业后考入余姚检察院工作。去年2月,调到余姚市纪委工作。

    “2015年,我成家了,妻子是个余姚女孩。2016年12月,我们的孩子出生了,父母也都来到了宁波。”李平说。

    C 去年在老家设立“沐为奖学金”

    李平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那一次地震,自己的生活或人生会是什么样。他可以确定的是,肯定和现在大不相同。

    “地震和之后的那段生活经历,彻底改变了我。让我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最主要的是,让我学会了感恩。”李平说,他曾经也是个比较虚荣的年轻人。中师毕业后一个月工资只有200多元,却买了9000多元的摩托车。之后,对物质的欲望淡了很多,更注重内心平和,更看重自己的存在是不是让别人觉得温暖。

    去年10月,他回了一趟老家,出资3万元在苍溪县新观乡中心小学设立了“沐为奖学金”,并承诺将坚持助学18年。其实,李平做公务员的收入并不高,父亲去年查出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定期化疗。“这个助学金的费用,我还承担得起,就去做了。能帮助到一些困难的孩子比改善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父母最终也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妻子也很支持。”他希望在孩子成年时,将这份奖学金作为特殊的成人礼送给他,由他继续下去。记者 王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