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动少年宫成为孩子们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特长的欢乐港湾。 吴彦 牟泓帆 摄 |
在我市各个青少年宫,每天都有上千名儿童在此尽享课外活动的乐趣。而在偏远的农村,那里的孩子往往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从2007年起,海曙少年宫启动了流动少年宫公益项目,每学期走进10-12所学校,让上万名农村孩子感受到流动少年宫零距离的贴心关怀。 村小“变身”一座少年宫 一列长长的活动棚从操场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现场分成海科星球、创意手工、拓展游戏等3个区域,摆起了十多个摊位,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供孩子们选择体验……这天,经过一番精心布置,鄞州区洞桥镇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变成了一座城市少年宫的样子,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虚拟现实、小小飞行员、电子百拼、机器人工厂……流动少年宫带来了欢乐,更带来了城区才有的高科技设备。 “海科星球”科技区,远远望去已是人头攒动,并不时有惊呼声传来。这里的“机器人工厂”“VR虚拟现实体验”项目,给农村孩子带来了最前沿的科技体验。一旁,有志愿者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操作方法,并为体验者穿戴、调试VR设备。“我只在电视里见过VR场景,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体验一把,太好玩了!”戴上VR眼镜的王超直呼过瘾。 “平时我们玩得最多的就是手机游戏咯,这里的好多项目还是头一次体验,我想加入科技社团,做一些科技探索。” 新奇有趣的项目,激发了吴运达的学习热情。 百梁天成希望小学有70%的学生都是外来工子女,学校的科技活动比较单一,以科技社团、组织一些小比赛为主。“流动少年宫的到来弥补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局限,对孩子们拓展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该校科技老师闻贤吉说。 海曙区青少年宫副主任张英介绍,面对农村孩子鲜少接触高科技的现实需求,流动少年宫主要以科技项目为主。“我们希望把青少年宫优质的资源带到农村、山区等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流动少年宫不仅要流得远,还要流得快。”她说。 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共享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本着这样的目标,海曙区青少年宫于2007年启动了流动少年宫公益项目,每年组织近20场活动,服务海曙区及周边乡村或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 2017年,宁波区划调整后,海曙区区域范围扩大,尤其是乡镇面积增大。为加快城乡融合,海曙区青少年宫将流动少年宫的服务重点放在该区西片区,每学期走进10-12所学校,让新海曙的小伙伴们共同踏上“共享阳光 传播快乐”的列车。 为了让活动更贴近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流动少年宫的每项活动内容都经过团队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让孩子们能尽享乐趣。“根据学校的反馈,在今年上半年十余次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进行项目调整,更换了皮影制作、面具狂欢、同心击鼓、运转乾坤等一批有趣的新项目,为整个活动增添了新的乐趣。”张英说。 流动少年宫进校园,一大部分时间要占用少年宫老师们的休息时间,对此,老师们丝毫没有怨言。老师们说,他们已经把这些工作看作一种责任,并转化成为了一种自觉的力量。 2007年至今,海曙区流动少年宫共开展活动116次,服务5.4万余人次。 吴彦 牟泓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