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项目,壁球在甬城还很小众。“偶尔参与体验的人群不算,每周都在练习、具备比赛水平的选手,全宁波大概只有五六十人。”赵良良说。作为浙江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壁球项目男单金牌得主,他为记者介绍了这项“一个人也能打出精彩”的运动。 对着墙壁 狠狠抽球释放压力 壁球场四周通常用水泥或石墙围成,表面涂平粉刷为白色,并有“外界”和“发球”的红线。很多现代球场都建有可供观看的玻璃后墙,而职业比赛有时候会在全玻璃的球场举行。简单地说,壁球运动员就是在一间小房子里不停对着墙壁抽球。 “不像羽毛球或者网球隔着球网各守一边,壁球选手在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场地里,没有球网隔开,场地小、球速快,既要去移步击球又要考虑避让对手,一刻不停地在跑动,非常消耗体力。”赵良良认为,相对于那些一成不变的室内器械来说,变化多端的壁球更加有趣味性,“壁球也不像羽毛球和网球那样是直线球路,壁球还可以弹到侧墙上再折回来,所以路线变化无常,对选手的反应能力和敏捷性也是很大的考验。” 在他看来,工作之余独自来到场地,对着墙壁狠狠地抽球,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不满、愤怒、失落等不良情绪就能随着汗水一起排掉。“打壁球非常过瘾,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很有帮助,一个人打可以发泄情绪,两个人对打更是斗智斗勇。而且在室内运动,不受天气影响。”赵良良说,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独到的乐趣,只有了解和熟悉了才能去深入体会,“如果你是一个刚开始打壁球的人,你练习的是95%的身体和5%的精神;一旦身体条件得到改善,练习就变成了95%的智力和5%的体力,因为你可以专注于技巧和策略,而不是屏住呼吸以防错过击球。” 宁波选手水平走到省内前列 赵良良是“半路出家”的选手,当初壁球项目吸引了他,就是因为这项“对墙抽球”的运动除了考验身体素质,还需要良好的判断和反应能力,而且无须寻找搭档,一个人也能玩得精彩尽兴。 “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市游泳健身中心游泳,发现那里有人打壁球,好奇地尝试了一下,觉得很好玩。”后来赵良良渐渐地深入了解这项运动。他在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读书的时候,就是学院羽毛球队选手,也经常打网球,所以练习壁球后上手很快。“壁球的场地相对封闭,所以尤其适合喜欢打球又希望清净点的人。” 游泳健身中心的壁球馆,汇集了宁波最早体验壁球的一群玩家,李敬东、施旌、陈鹞鸣、卢炯、徐敏玲等选手,曾代表宁波队参加过浙江省第一届和第二届体育大会壁球比赛。去年第三届省体育大会,李敬东、赵良良、陶骏、孙斌等选手再次征战省体育大会,获得男子团体银牌和个人金牌,女子也有一银一铜入账。 如今赵良良和队友们正致力于壁球项目的推广,他们参与了宁波市“一人一技”全民健身公益技能培训,还进入鄞江镇中心小学、慈溪文棋中学等学校展开社团培训。“公益技能培训已经举办了三期,每期报名参加的大概二十人左右。”赵良良说,以健身为目的的人不必以竞技水平要求自己,初学者和上了年纪的人可以打一些慢节奏的球,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整运动强度。 壁球很容易上手装备也不贵 “壁球上手很快,练两三个月就可以当作一项健身技能了。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很容易,要练到能参加高水平对抗,那就不容易,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战术训练。”赵良良说,这项运动入门装备费用不高,主要器材是鞋、壁球和壁球拍,一千多元钱即可置备一套很不错的装备。“壁球拍长度和网球拍一样,拍面比网球拍小一些,价格两三百到上千元都有,服装可以是一般的运动服以及乒乓球鞋、羽毛球鞋,只是对运动鞋有一个硬性要求——鞋底不能在球场地板上留下痕迹。橡胶球也比较有意思,打球前需要先‘热球’,打一会儿后用手摸球会感到它明显变热,然后球的弹性越来越好,打起来路线变化多端。” 值得一提的是壁球有其特殊礼仪:因为壁球场地都是内开的玻璃门,不能直接推门进去,否则里面的选手没注意有可能撞到门上,如果想要进入必须先敲门且得到对方允许。另外,比赛时发球要示意对手,在对抗回合的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因为自己击球动作对对方产生伤害,就应该放弃不打,这时可以选择和球。 据了解,目前我市除了市游泳健身中心、市老年体育中心建设了壁球馆之外,诺丁汉大学、华侨豪生和泛太平洋酒店等场所也有壁球馆。赵良良表示,如今的壁球作为一项群众运动,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朋友去了解和体验。记者 戴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