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元卓 通讯员 徐志焕 范思婷) 大工程建设中的扬尘很大部分来自于泥浆,宁波轨道交通用新型隔膜式压滤机对施工泥浆进行“干湿分离”,同时塔吊上安装自动喷淋系统,通过多种“黑科技”来减少施工扰民,打造施工文明样本。连日来,记者随同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探访了在建的5条线多个工地。 前天,工地探访组来到了在建的轨道交通3号线仇毕站,这是宁波轨道交通目前基坑最深的站点。车站主体已于2016年底封顶,目前正在进行车站两侧物业开发桩基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泥浆总量约9万余立方米,项目部采用新型隔膜式压滤机干化系统对泥浆进行干化处理,既减少了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分离出的水可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约6万余吨。 打造绿色文明工地,除了泥浆处理,宁波轨道交通各施工项目部在防扬尘、降噪音等方面上也狠下功夫。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来回洒水作业,大部分工地出入口安装自动喷淋洗车槽。此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周边环境需求,在4号线兴宁桥西站、东钱湖站等部分工地围挡上、塔吊上安装了自动喷淋系统,降温又防尘。 4号线兴宁桥西站位处海曙中心,周边居民楼密集,人流量较大,项目部在长约200米的施工围挡上方安装了雾化喷淋系统。据项目部安质部负责人高彦军介绍,围挡上方分布安装的180余个高压喷雾头,将纯净自来水雾化喷射,由于灰尘随风飘移,喷射的水雾能有效吸附扬尘,实现抑制扬尘的效果。 探访组一行在4号线东钱湖站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套降尘“神器”——360度可升降水平喷淋系统。这套系统将喷淋套件安装在塔吊吊臂上,通过高空360度喷水,给工地“洗澡”,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 在3号线儿童公园站施工现场,记者还看到一块LED数字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空气和噪音监控系统,LED显示屏上的红色字幕显示着场地内实时的PM2.5、PM10和噪音数据,24小时实施监测,保障现场绿色施工。 今年年初在5号线一期院士路站投入使用的钢筋数控加工中心,是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史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钢筋加工场所。在一个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全封闭式钢结构厂房内,采用智能化“机器换人”新技术简化了工序、提升了效率,且以全封闭式结构隔绝了钢筋加工时产生的灰尘和噪音,大大减少生产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