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射法八节中的各个步骤。 |
挺拔而立,气沉丹田,一手执两米长弓,一手举箭送入弓弦间,徐徐开弓,凝视草靶后放弦出箭。无需在意箭是否正中靶心,更无所谓输赢,只需知晓在羽箭离弦的刹那,自己的心境是否平和非争——这是弓道,源于《礼记·射仪》,脱胎于中国古代君子六艺中的“射”。今天在宁波,只有四五人从事此项运动。入道难,但入了之后所见的天地,却如顿悟般叫人受用终生。 研习 从看起来帅,到磨炼心性 两年前的一次偶然,周瑶去箭馆接触到了传统弓,继而看到了前辈习射和弓的优美姿态。 “那时当然不知道何为弓道,连和弓都是第一次触碰。只是觉得身着弓道服,充满仪式感地射出一支箭,好帅啊,所以决定自己试试。”这番理由多少带点小女子的视角,但在接下来的日子,周瑶也用女子的韧性与玲珑,打开了那扇充满禅机的大门。 尽管看起来很美,但练习弓道的过程并没有一丝童话色彩。虽然源自于中国,但如今弓道的唯一体现手法是日本和弓。最短1.9米、最长2.5米的弓身给人一种神圣威严之感。而刚入门的人,还不能直接碰弓。“练习和弓,都要从拉皮绳开始。因为和弓对每一个步骤的动作都有严格要求,基本动作不熟练即便是执弓也是徒劳。” 足踏、弓构、打起、大三、引分、会、离、残心——弓道的射法八节代表了从准备到出箭后的身体姿态各个步骤。每一步骤都有自己的章法,不可莽撞僭越。45秒左右能完成的动作,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刻苦研习,让练习和弓的射手熟悉动作,找到正确的发力方法以及磨炼心性。 即便是正式上手和弓,也并非容易驾驭。“放弦的时候打脸、打手臂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经常发生的。手臂上也总留着褪不去的淤青,周围的人说看着就疼。”周瑶莞尔,对于女生来说讲究力气又不能丢掉技巧的这种运动,确实吃力了点。但好在女生对于精细动作的先天优势,给了她继续的力量。“弓道讲究体态优雅,动作精致。这方面女生当然更在行。” 三个月的基础练习,两年的打磨,如今,周瑶已经接受了初段的考试。锻炼意志力,提升精气神,弓道之于她就如同一个精神导师,为她唤出了另一个更换积极向上的自我。 精进 越过武,探索君子之礼 《礼记·射义》中云: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也就是说弓道,重在“礼”与“非争”,执弓者若能以德性自重,方知其间奥义。 “弓道,又被称作为‘立禅’,是因为它能给人一种指引。”研习弓道四年的王锋,是宁波最早一批接触弓道的人。除了优雅,他也看到了更多弓道的禅意和它所带来的对于射手在为人和品行上的影响。 在弓道场里,最日常的情景是这样的:射手进入道场前需脱下鞋并摆放在一侧,入场揖礼,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离开时同样需对道场内各位行揖致谢。 “相比于一般的射箭,弓道更注重礼仪和精神的修炼,从坐姿、行立到行为准则,弓道都有严格规定,一穿上弓道服,进入道场,整个人就会变得不同。射手对自己的言行也会改变以符合这一情景,或者说是符合自己的身份。久而久之,这种行为习惯就会从弓道馆延伸至生活,自然而然演变成你日常为人处事的方式。”王锋说。 平和谦卑,行仁行义,懂得克己、谦让、反省。事实上,由君子六艺之一的射艺演变而来的弓道,也正是以君子的风格品性作为射手情操的标准。“道”听起来有点玄乎,但通俗解释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克己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说到底也就是养成良好的品性,即君子之风。 悟道 每一箭面对的都是自己 不管是中国的传统弓还是日本的和弓,既然是兵器,就应该有目标。但习弓道真的是为了射中靶心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人。在日本,有个叫增渕敦人的传奇人物,29岁时就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天皇杯优胜选手。但一句“你所做的无关弓道,只是单纯的中箭而已。”让他迷失方向,此后他花了20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研习弓道,目标并非靶心,而是自己的心境。 “有一段时间我有过很高的中率,曾经打出了八连中的成绩,这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往‘中靶’方向练习,然后就越来越不对劲了。”王锋说,一位弓道大师曾经总结过:当你面对草靶时,必须抛弃妄想与虚伪,用诚实和真实净化心灵,心无旁骛。否则你的矫揉造作和虚假,就会在射箭过程中被表现得一览无遗。回想当时的自己,应该就是在心中出了偏差,抱着念头行射,这才越走越远。 “因为人、弓和靶子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个整体环境,射出去的那一瞬间,是你对一种自然之力的阐述。射手以庄重优雅之姿,抱纯真清澄之心境,与射型浑然融合,一箭尽诚,这就是弓道本意。” 弓道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无艺之艺的无心之射”,在外人看来弓道中复杂的流程和规矩却是通往无艺之艺的要径。对此,王锋解释道:“束缚我们的乃是我们自己的心并非技艺本身,只有放下自我,放下一切对立时,才能真正领会到弓道的奥义,这可是一生的事情啊!” 在弓道界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准确率并不是弓道的全部,它的重点在于感悟。因为如果只是以能否命中靶心为目标,花时间勤加练习就可达到目的。然而,中靶却不一定代表你了解了其中奥义。反而在你不断掉箭、不断刮脸、不断去克服现实的障碍、不断去默默观察别人的好、苦练自己的时候,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正是因为如此,它被称作“道”,而非“术”。记者 黎莉 文/摄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