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剧《武训先生》演出现场。 记者 周建平 摄 |
本报讯(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王强) “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昨晚,以清末平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为原型的淮剧《武训先生》在宁波逸夫剧院上演,“千古义丐”武训的传奇人生引得观众纷纷感叹: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人,感动! 淮剧《武训先生》讲述的是:20岁的武训在姨夫张老辫家帮工3年,本想领到工钱回家置地娶妻,谁知张老辫欺负他不识字,在帮工契约上做了手脚,武训不仅分文未得,与其相恋3年的女佣梨花也被卖与他人。武训悟出朴素的道理:穷人若想不被欺负,必须读书识字。他决定乞讨筹钱为穷人办学。30年后,武训用乞讨所得的钱,相继办起了3所义塾。他购置了田产,收取租金,保证义学运转,而自己仍身穿百衲衣,行乞于街市巷陌。59岁的时候,武训在四面八方琅琅的读书声中走完了一生。 历史上武训确有其人。他1838年出生于山东,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原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自号“义学症”。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他建起的3处义塾让无数穷人子弟受到了教育,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义丐”。据《清史稿》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季羡林先生为纪念武训,曾题写“千古奇人,高山仰止”八个大字。 也许有人会好奇,武训一个乞丐怎么会积得这么多钱?在剧中,武训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他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每次讨得较好的饭食,就设法卖掉换钱,自己则像个苦行僧吃最粗劣的食物。他还像江湖杂耍艺人一样在街头表演节目,甚至吃蝎子、吞蜈蚣,以获取赏钱。他把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他还接受别人对他的打骂,“呸”一口,一文钱;踢一脚,两文钱……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办义学。有钱后,他不娶妻、不置家,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办学。 淮剧《武训先生》是逸夫剧院2018地方戏曲展演季的剧目之一,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编剧,“梅花奖”得主、上海淮剧团艺术总监梁伟平主演,在重现淮剧传统风貌的同时,追求诗化、写意的东方神韵,弘扬民乐伴奏的声腔效果,呈现出一种精致的质朴和匠心的单纯。武训的故事对于当代也有很深刻的启迪,即对知识有崇高的敬畏、对人生有执着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