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太丰面粉厂到宁波书城

这里一直在向宁波人提供营养 当年是物质粮食,如今是精神食粮

搬迁前的太丰面粉厂沿江全景。 徐杰 摄
如今的宁波书香文化园。 记者 周建平 摄

    讲述人 原宁波太丰面粉厂职工 阿珍

    上月,著名作家麦家的免费人文阅读空间“麦家理想谷Ⅱ”入驻宁波书城,吸引了众多读书人。宁波书城是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大本营,一直不断地向市民提供着精神食粮。而宁波书城所处的这一滨江黄金地块,在10多年前是宁波人家喻户晓的太丰面粉厂,向市民提供面粉、味精等食品。

    “从面粉厂到书城,我们城市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曾经是宁波太丰面粉厂职工的阿珍感慨地说。

    物资短缺

    从食品展销会回来,喉咙都哑了

    太丰面粉厂成立于上世纪30年代。“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烬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这首老宁波民谣唱的是1949年前宁波的工业状况,太丰面粉厂在“三支半烟囱”中占据其一。新中国成立后,甬江边的工厂渐渐多了起来,当时太丰面粉厂旁边有渔轮修造厂、明江造船厂、和丰纺织厂、有机化工厂等。阿珍是1981年进的太丰面粉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短缺,那时候招工,面粉厂是很受欢迎的。“进了面粉厂,肚子总能吃饱。”阿珍的一个同事是这样说的。

    太丰面粉厂当时还有一个厂名是宁波味精厂,同时生产面粉、味精、柠檬酸、赖氨酸、鲜麸等产品。进厂第一年的年底,阿珍和同事一起去杭州的省展览馆参加春节前的食品展销会,回来后喉咙都哑了,因为展销会上来抢购的人特别多。在那个凭票购买物资的年代,老字号“太丰”的食品一摆出来,人们就争着买,“展位是用桌子围起来的,可人都挤进来了”,阿珍和同事忙着维持秩序、收钱、递货……30多年前的那一幕,她如今回想起来还清晰如昨。

    生产繁忙

    制味精的机器,过年也不停

    “当时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味精生产,因为有微生物发酵工艺,机器24小时不能停,工人们都是日班、中班、夜班‘三班倒’地干,春节也是这样。”阿珍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是太丰面粉厂的黄金期,无论是技术引进、工艺改造,还是内部管理,厂里几乎年年有新的投入。比如建蓄水池, 安装冷却塔;建集体宿舍、职工住宅,等等。还扩建了厂区,把上世纪30年代的老旧厂房都拆了。

    记者在市档案馆的一份宁波太丰面粉厂关于成立派出所的申请报告中看到,当时太丰面粉厂还是“宁波生物化工厂”,生产过药品,是“一家化工、食品、粮食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工厂”,也是宁波市的重点粮食仓库,正式职工1023人,工种多达122个,生产线有813条。厂里除了幼儿园,还有劳动服务公司、职工俱乐部,是一家“具有小社会性的工厂”。

    工业外迁

    工作了20多年,离去很不舍

    1993年,太丰面粉厂和中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宁波中策太丰食品有限公司。“这也是走在改革前列的。”阿珍说。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太丰面粉厂一直处于改革之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厂长负责制,重产量、重效益、重技术指标,厂里还从瑞士引进了全自动的生产线,部分生产线上的相关员工曾一起去瑞士培训。

    随着新技术的采用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宁波城市空间结构和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工业重心开始向城外拓展,三江口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开始外迁,包括太丰面粉厂。

    2004年,面粉厂改制。2005年,和很多同事一样,阿珍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太丰面粉厂,有不舍,有失落,毕竟这里有过一代人的芳华。

    书城建成

    这里仍在提供“粮食”

    宁波书城建成后,阿珍和面粉厂的老同事一起相约着逛遍了书城的角角落落,“这里原来是我们的制粉车间,那儿是浴室的位置……这地方太熟悉了,看着真是感慨万千。”

    太丰面粉厂搬迁后,2006年,原来的地块开始筹建宁波书城。面粉厂的众多老建筑,包括1根大烟囱、2座水塔和8个高达31.5米的面粉筒,都得到了妥善的保留。它们矗立在甬江边,不仅成了宁波书城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成为宁波滨水工业的历史见证,更为一代人保留了记忆的凭证。

    “宁波书城共有8幢建筑,其中1号楼和8号楼是新建的,其余6幢基本是老的工业遗存,用玻璃、钢结构等进行了改建装饰,每一幢遗存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曾参与书城建设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冯水说。

    从2010年5月落成开放至今,经过8年的打造,如今宁波书城所处的这一地块已成为我市一大文创产业园区——宁波书香文化园。园内不仅有浩瀚的图书,还有创意设计、手作体验、音乐欣赏、在线阅读、艺术培训、茶艺和轻餐饮等与图书互补的文创业态。8个高大的面粉筒,已华丽丽地转型成为“太丰仓艺术楼”,里面有邵洛羊艺术馆、何业琦工作室等,常年都有艺术展,工业遗存和书画艺术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缺衣少吃的年代,人们追求物质的富裕;如今,人们更偏重于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从面粉厂到书香文化园,这个地块有一点没变——它一直在向宁波人提供着营养,只不过当年是物质粮食,如今是精神食粮。”阿珍感慨地说。

    记者 俞素梅

    新闻链接

    宁波书城地块的历史变迁

    1931年,立丰面粉厂建立,这是太丰面粉厂的前身。

    1935年7月,太丰面粉厂出粉营业。

    1954年10月,太丰面粉厂公私合营,是宁波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之一。

    1991年10月,太丰面粉厂成为全省最大的面粉厂。

    1993年,太丰面粉厂和中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宁波中策太丰食品有限公司。

    2004年7月,更名为宁波中瑞太丰食品有限公司。

    2005年,宁波中瑞太丰食品有限公司搬迁。

    2006年,宁波书城筹建,原面粉厂的部分老建筑得以妥善保留。

    2010年5月8日,宁波书城落成开放,市新华书店中心店入驻,宁波书香文化园开始打造。

    2012年,宁波书香文化园获评“宁波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