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店镇樟树小学将本土特色文化教育引入课堂

外来娃巧手改造 废弃牡蛎壳焕新颜

图为学生蛎壳美工作品。(图片由学校提供)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许多学校通过文艺汇演的方式给孩子们过节。然而,能登台表演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在这一天,怎样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展才华的机会?宁海县西店镇樟树小学从本地特色入手,孩子们以文艺汇演的小演员为原型,人人动手创作蛎壳美工作品。如今,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地小有名气,刮起了一股蛎壳文化风潮,本地文化的教育渗透,更让这里的外来娃对“第二故乡”有了浓浓的家乡情怀。

    人人参与,蛎壳成高颜值艺术品

    西店镇享有“牡蛎之乡”的美称,海滩上废弃的牡蛎壳随处可见。谁能想到,被丢弃的牡蛎壳也能成为精美的工艺品。2013年以来,樟树小学因地制宜,开始了“蛎壳美工”主题活动的研究与探索。

    樟树小学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有在校学生475人,多数学生来自我国中西部省份的边远地区。“学生家长都以外来打工者为多,家庭收入较低,高档的美术品消费不起,我们就从宁海本地文化入手,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樟树小学校长胡齐云介绍。

    盛开的梨花、高贵的孔雀、霸气的老虎……记者看到,这些造型立体、惟妙惟肖的工艺品被摆在了学校展示窗,成为了这所农村小学独有的风景。这里的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的创作。捡来的蛎壳要经过清洗、挑选、晾晒,再按照各自的形状进行拼接、造型、涂色。

    “创作的每个环节都很考验人,光是捡和清洗蛎壳,就非常考验学生的毅力。”胡齐云说。

    每年春分时节,学校都会开展“大海淘蛎”蛎壳美工实践活动。12月份,海边的风冷得刺骨,捡回来以后还要用冷水清洗,整个过程,也是亲近大自然以及团结协作的过程,孩子们的兴趣浓厚,也不觉得辛苦。

    如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美术素养方面的共性和个性,设计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系列活动。一二年级主要在蛎壳上绘画,三四年级要学会用蛎壳组合图形;五六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精美的蛎壳艺术作品。

    蛎壳美工从实施至今,参与人数从20人增加至全校参与,形式从美术活动拓展为每周一节固定的蛎壳美工社团课,学生的作画和创造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引以为傲的是,每年西店镇政府举办大型活动,都会将孩子们的蛎壳艺术品作为当地特色文化展示。去年,西店镇第一届牡蛎文化节,就把学生创作的“耍牙脸谱”作品作为礼物赠给嘉宾。

    德育渗透,作品背后蕴藏动人故事

    蛎壳美工作品不光造型精美,学校利用这一美术特色,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孩子们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勇于担当。

    彭婷婷的老家在贵州,三年前,跟随父母来到西店镇。在这里,彭婷婷看着海边堆积着似小山的蛎壳,充满了好奇。美术老师潘渊迪告诉她,我们是造物者,能赋予蛎壳第二次生命。这让婷婷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卑微的 “外地人”,也能在第二故乡找到兴趣点。从此,婷婷热情投入于蛎壳美工的创作。一天放学回家路上,雷声大作,大豆般的雨点砸下来,爸爸穿着雨披让三姐妹躲在臂弯里,尽可能地腾出最大的空间让孩子们不受风雨侵袭。生活中父女间这件感人的小事,就成了婷婷的创作源泉,为其取名“爱”。

    采访中,吴梦婷告诉记者,她的妈妈为了每天给她辅导学业,因此放弃了上夜班,大着肚子还每天风雨无阻接送她上下学,这让梦婷心中对母亲充满了感动。于是,以“亲情·感恩”为主题,创作了两匹紧紧依偎的骏马。“你看,整个造型就像一匹小马驹依偎在马妈妈的怀里,无惧风雨。” 梦婷说。

    据悉,该校还把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耍牙”和西店特色结合,让学生参与制作蛎壳耍牙脸谱,感受文化传承和工匠精神;举行作品慈善拍卖会,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奉献的快乐。吴彦 王小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