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别懂我的女友”竟是同村哥们

为何他在微信里假扮女人?就是为骗钱!

    本报讯(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徐如霞 王萍女)  “真没想到,通过微信谈的女朋友竟然是同村的哥们!”日前,象山90后小伙小杨得知真相后哀叹。

    2017年3月,小杨通过了一个陌生“女子”的微信好友申请。该“女子”自称经由徐某介绍,而徐某正是小杨同村的哥们。小杨不疑有他,和陌生“女子”就这样聊了起来。

    一开始,两人只是简单地聊聊天。“她嘴巴很甜很会说话,而且特别懂我。”小杨对“女子”渐生好感,没过多久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有一天,该“女子”突然向小杨借钱。坠入爱河的小杨并没有多想,在该“女子”的推荐下,在某网贷平台上借了3000元,微信转账给了“女友”。然而借钱并没有结束,“女友”趁热打铁,隔三差五就向小杨借钱。小杨通过微信前后给“女友”转账十余次,金额达12000元。

    由于网贷过多,小杨的日常生活开始受到影响,而这从未谋面的“女友”也让小杨开始心神不宁。

    “我们已经交往一段时间了,但是别说视频聊天了,连语音都没接通过。”小杨对“女友”身份表示怀疑,开始向徐某求助。“人是你介绍的,你肯定认识,你带我去找她吧!”

    徐某假装同意,但回头便以“实在找不到”来答复小杨。小杨开始怀疑,这一切都像是徐某和其“女友”串通的一个局。于是回过神来的小杨报了警,但直至案发,他仍然不曾怀疑“女友”的真实身份。

    这个从未露面的“女友”究竟是谁呢?这一切跟徐某又有何关联?

    原来在2017年2月,徐某闲来无事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在选择性别的时候不小心选择了“女性”。随后一天,徐某登录上这个微信号时突然心生一计,于是通过手机号搜索添加了小杨,并以女性的口吻和小杨聊天。徐某因为在网贷平台上了借了许多钱,却又无力偿还,于是一边用甜言蜜语哄骗小杨,一边利用“女友”身份向其借钱。

    小杨和徐某系同村,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十分了解。在这基础上,无论是前期的言语哄骗,还是后期的借钱诈骗,被告人徐某都显得游刃有余。

    日前,象山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人徐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被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