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常见疾病可以通过使用‘小乐医生’得到改善,用了4个多月,陆阿姨前两天去体检发现空腹血糖从原来的13降到现在的7.9了!”宁波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所谓“免费体验”的方式忽悠老年人购买治疗仪。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该公司因违反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嫌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30万元。这也是我市首起根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的案件。 “小乐医生”号称包治百病 挂满锦旗忽悠市民 在宁海县深甽镇人流密集的菜场旁,有一间“健康之家”店面,每天一大早,人群就开始在此聚集,其中大多数是头发泛白的中老年人。 “我听说这里有个机器,坐了之后,身体的一些毛病都改善了,我也想来试试。”正在等待的一位老大爷说道。店内墙面上整齐地挂着各种证件,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央视证券资讯频道《超越》栏目健康管理行业合作伙伴授权证书,看似是一家规范合法经营的正规企业。再进入内间,就是上课、体验的场所。两侧墙面上挂满了锦旗。工作人员称,这些锦旗都是叔叔阿姨们使用了“小乐医生”改善身体后,送来感谢的。在房间东南角放置着三台“百世乐”低中频高电位治疗仪,便是工作人员口中神奇的“小乐医生”,三台治疗仪分流到25张放置着电疗仪坐垫的椅子上供大家体验。 据了解,体验活动从早上7点至晚上7点共15个班次,每班次持续30分钟。在体验过程中,工作人员会进行“讲课”,讲述一些体验者坐“小乐医生”成功治愈病症的事例,甚至声称“医生做不到,‘小乐医生’可以做到。任何药物做不到,‘小乐医生’它也可以做到!”。上课时辅以录制的体验者视频,时不时响起众人高喊“要想身体健、天天要通电、百岁不是梦、坚持能实现”的口号。 15800元买了台仪器 停药三天就感到头晕 “小乐医生”到底有没有工作人员宣称的那么神奇?宁海县深甽镇的邬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的婆婆在听完课后,花了15800元买下一台仪器,拿到家里后,背着家人直接停用降压药,改用仪器。谁料,停药三天后,婆婆就感到头晕。邬女士立即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老人的收缩压已高达180毫米汞柱。邬女士说:“这个东西真害人,老人家太相信它了,像被洗脑了一样,还停了药,万一真出事了怎么办,我现在想想都后怕。” 3月15日,宁海县市场监管局对该场所进行了检查,初步判定该场所是假借免费体验的幌子,以虚假宣传方式,销售价格高昂的医疗器械。但该行业经营者在与执法部门的多年交锋中逐步转变经营策略,资质齐全、产品合法,推销产品全靠工作人员“一张嘴”,违法行为查处缺乏有力证据。为有效破解取证难题,宁海县市场监管局发展了两名“红色特勤”,前后6次深入密拍获取“第一手”现场“上课”视频资料,明确当事人体验式销售医疗器械过程中虚假宣传的违法事实。 忽悠43人购买 累计参与22000余人次 经过近一个月的取证调查,4月19日,宁海县市场监管局对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位于深甽镇的分公司进行收网,联合公安部门配合查处主场所深甽分公司。现场正在举办体验活动及涉案产品宣传,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控制了涉案有关物品,当场拆除扣押广告板、锦旗等30余件,责令该公司立即停业整改。 据了解,登记参加此次“体验”的中老年人达680人,累计参加22000余人次,登记购买该医疗器械达43人,以15800元的高价购入,该价明显虚高于类似功能产品的市场价。宁波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甽分公司对该商品的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属经营者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作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5月16日,宁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宁波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甽分公司开出了30万元的罚单,成为该县首起“体验式”医疗器械虚假宣传案,这也是全市在该领域首次根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的案件。 “小乐医生” 其实是一款三类医疗器械 据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器械专业的教师介绍,这款“小乐医生”其实是一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名称为低中频高电位治疗仪,工作机理是由主机产生1000-30000伏的电压,使人局部或全部处于该环境下,由电场对人体进行调节,实现对便秘、失眠、疼痛等部分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并不能“包治百病”。 在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醒广大中老年消费者,大部分体验式销售的如温热理疗仪(床)、高电位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等产品,对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或缓解功能,但不能“包治百病”,出现病症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盲目依赖此类医疗器械,耽误病情治疗。 记者 毛雷君 通讯员 范俊成 李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