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档案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河、港口档案的整理与展示

——《档案中的宁波记忆》观展记之二

官山亭旧影(位于慈江与刹子港转角处西南侧)。

    陈  讷

    编辑推荐:

    自6月9日国际档案日起,宁波市档案局(馆)精心设计制作的《档案中的宁波记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地图资料特展》两大展览正式开展,大家可前往位于解放北路69号的市档案馆展厅免费参观。团体参观预约电话:87183616。

    领略过宁波城的沧桑变化,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宁波港口的古今变迁。宁波是座港城,港口的兴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而浙东运河联结着京杭大运河和海洋,让宁波成为了中国“大运河和海洋联结点”,从内陆走向海洋。毫无疑问,运河、港口档案不仅是展览的重点之一,也是宁波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第二板块“港之古今”的线索其实很简单,大致是从古到今的顺序,先叙述大运河、宁波古港与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电子地图,展示了大运河、浙东运河沿线的主要城镇,余姚、慈溪、宁波城区以及镇海等都有涉及。海上丝绸之路那部分有不少的实物或复制品,譬如最澄法师明州牒、上林湖青瓷,等等。这其中最吸引我的则是一帧慈城管山亭的老照片。

    慈城作为慈溪的老县城,因为地处古代浙东运河沿岸,因而当时是一个极其兴旺、发达的城镇。如今的慈城虽然早已不作为县治,但其区划内的半浦一带仍然能看到不少运河遗迹。这张管山亭的旧照为何我特意留意呢?因为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哲夫先生编的《宁波旧影》中,当时注释为新碶的瞭望台,说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受到过英法联军的蹂躏;但后来看到水银先生在博客中正本清源,通过一系列方法排除了新碶的可能性,证实此处为慈城的管山亭,才得以让这张照片恢复了“名誉”。

    在这帧照片中,管山亭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底部有石砌的基座,矗立在山崖(注:应为管山)之上,显得颇有气势。作为慈城的“名亭”,管山亭有着多重的特殊意义。这座山亭最初营造于明末万历年间,大致距现在400多年。据雍正《慈溪县志》记载,当时的县令顾言“甃石建亭,为邑之文笔峰,极江山之胜。楼有文昌祠,有司春秋致祭”。也就是说,管山亭的原本职能是起到本县文教兴旺的象征作用。慈城当时的文昌祠也随设于此。古时文昌祠祭祀文昌星君,在大小城邑中多有设立,主要是为了保佑当地的学子能够多中科举,保佑文运昌隆。管山亭想必是当时慈溪不少学子心目中的“圣地”,不少文人墨客登临管山或游历慈城,都有诗文题咏。譬如慈溪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天启《慈溪县志》的主编之一姚宗文,就曾有《登管山亭》一诗,诗中写道:“白浪卷岩扉,登临兴欲飞。万松鸣雨急,孤阁住人稀。选胜穷青眼,凭高失翠微。济川理危楫,何日遂初衣。”作为现存咏叹管山亭较早的诗歌,作者在管山亭上所见的“白浪”,或许正和运河有关。

    到了清代,管山亭附近的夹田桥一带愈发繁华,成为了浙东运河上重要的贸易节点,慈城、洪塘以及宁波、鄞县一带的商人聚集于此,来往商船颇多。此外夹田桥还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客运码头,来往于宁波、慈溪一带的商人、百姓由此中转。夹田桥的繁盛,令管山亭成为了当时浙东运河上重要的航标,进出慈城的船只多以此为标识。这帧照片的可贵之处,就是记录了清末时管山亭的外观和管山一角的地貌,为宁波运河史提供了重要的见证。

    在这个板块中,余姚、慈溪、宁波、镇海四地都各有一帧清末或民国的地图,并配以运河上桥梁、驿站、重要建筑的旧照。可见宁波市档案馆在搜集运河档案时可谓面面俱到,将这些重要地理标识物的档案搜罗其中,并用直观的照片和详尽的地图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让我仿佛置身于运河上的小舟,伴着摇橹声,见证了明州古港和运河的历史。

    走过这里,竟又见到了江北岸的不少珍贵老照片和外国人画的江北岸地图。早就听说宁波市档案馆征集、整理了不少境外宁波档案资料,不料在这次展览中能意外地见到一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宁波的档案文献有着两个鲜明的特点:先是历史极其悠久,以《答车茂安书》、《宋元四明六志》等为起点,六朝以来即有成文的档案文献,尤其是南宋以来,系统性的方志、文集、政府文书、契约等构成了宁波多元、悠久的档案资料体系,这在全国其它城市并不多见;再是境外档案众多,挖掘潜力大。作为中国古代主要对外港口和“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欧洲、美国和日本、韩国都存留着不少宁波档案资料,如传教士文献、海关未刊档案等,这也是国内罕见的。

    对于港口而言,江北岸外国人聚居地的出现,让宁波港从三江口的古港开始逐渐向外围转移,甬江沿岸的江北、江东一带出现了客运码头,港口的客运职能不再局限于运河——三江口——甬江——镇海口的旧线路。在展出的十九世纪外国人所绘制的江北岸地图中,三江口的江北一侧只是出现了聚集地;可到了民国时江北岸地图中,江北岸沿岸有十余处的码头标识,从最初供外国人进出甬江的客运码头,转而成为各大航船公司所开设的各种埠头的集中地,往返于宁波和上海等地的船只在此云集。

    众所周知,北仑、镇海沿海一带是现在宁波—舟山港的主要港区之一,在这次展览中,这些港区的历史场景以及对未来的设想是通过一组图片和一篇文章来展示的。清末绘制的《浙东镇海得胜图》,描述了1885年中法战争镇海口战役中清军获胜的场景,提督欧阳利见坐镇金鸡山山头指挥,身旁清军士兵手举号角,“天然”、“自然”等几艘军舰正在喷射炮火,打击法军舰船。这组图在展厅中被放大喷绘于墙上,下方则是逐日记录镇海口战役战局进程的有关史料,文图互证,展示了镇海口一带为海防重镇的事实。再往前走,是孙中山先生1916年考察宁波时所发表的讲演稿。在讲演稿中,孙中山说“若在宁波,仅有镇海口岸容易修理,若能将甬江两岸筑一平行之堤,则永无淤塞之患,而极大之轮船可以出入,宁波之商务自无不发达矣”。预见了宁波的镇海、北仑沿海一带作为天然良港的无限可能,而随着一些当下宁波—舟山港影像档案的展示,正好和孙中山的演讲相应和。

    三种档案形式:文本、影像、图画,交织于这一板块,让人感受到了宁波市档案馆对于港口档案展示上的用心。档案文献虽然史料价值很高,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往往很难立体、直观地展示出来。有些档案传达的历史信息可能是连续性的,就需要一组档案来组合呈现。在这个板块中,精妙的设计、丰富的类型、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令这些本来零散、看似互不关联的档案文献整合起来,向每一位参观者传达出宁波“港通天下”的千年历史。这也是这次展览的魅力之一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